正文 第13章 家庭禮儀(2)(1 / 2)

結婚前,婆媳之間了解很少;結婚後,媳婦又自以為是“外人”,因而婆媳之間最容易互相猜忌。有些話,本來與己無關,卻往往自作多情,往身上攬承。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多想想,如果有的話是出自兒子或丈夫之口,是不是還會猜忌,如果不會,那就是婆媳之間沒有通心。

三、相互同情

婆媳間貴在相互了解、相互同情。媳婦到婆家之後也要入鄉隨俗,逐漸適應婆家的生活,凡事不能由著性子來。婆婆也是如此,媳婦年輕,許多家務婚前沒有幹過,需要邊學邊做,允許出點差錯,鬧點笑話,當婆婆的要理解,並給予幫助。

婆媳之間最好不要爭吵,因為婆媳之間一旦“破了臉”,關係就不太好處了。不過,話說起來容易,避免爭吵需要婆媳都具有很好的品質涵養。如果發生了爭吵也不應認為“反正如此,幹到底算啦”,於是相視如仇,互不搭腔,而且總是以指桑罵槐的形式表現出來。雙方一定要注意禮貌語言,不要出言不遜,說過頭話。

“夾板”丈夫可敬,凡是婆媳關係處得好的,當丈夫的都起了很好的作用。有些丈夫很聰明,爭臉的事兒,讓妻子去做,不討好的事自己去做。妻子和自己的母親都希望你站在她那邊,這時,你隻好兩邊裝點糊塗,雖個人受點委屈,但卻換來了整個家庭的和諧與幸福。與自己母親同住的丈夫,更應注意夫妻之間的感情交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同時還應該注意,不要在自家人麵前評論妻子的家世,也不要拿妻子和母親比較,特別是自己的母親很能幹,而自己的妻子在這方麵不太擅長時,更不要比較,否則,你將是自討苦吃。

第四節翁婿禮儀

一般說來,嶽父母與女婿之間,關係是比較好相處的。女婿若想取得嶽父母的好感和喜歡,最為有效的辦法是,掌握其中的禮儀秘訣。

一、嶽母麵前誇妻

誇獎妻子,說明你愛她的女兒,夫妻關係融洽,嶽母對女兒的未來便放心滿意;誇的是妻子,高興的卻是嶽母。在嶽母看來,女兒是自己一手撫養大的,女兒身上的優點都是自己培養教育的結果。因而從表麵上看你在誇妻子,實質上是在誇嶽母。

女婿對嶽父母誇些什麼呢?這裏介紹以下幾點內容,不妨試試:

一誇妻子手巧。可誇她會織毛衣,又會做家務等。

二誇妻子善良。可誇她心眼好、善良,會為人處世。

三誇妻子孝道。可誇她孝順、賢惠,上尊父母,下和兄嫂。

四誇妻子會過日子。可誇妻子善於精打細算,治家有方。

在嶽父母麵前誇妻子“言過其實”點也不要緊,他們會認為這是開玩笑,但心裏卻願意聽,這總比當麵指責她的女兒要好得多。世間的女婿們,你想獲得嶽父母的好感嗎?請不要忘記,在嶽父母麵前誇妻子,這是嶽父母與女婿相處和睦的第一個秘訣。

二、女婿的“貴”與“忌”

貴在嘴甜忌多嘴。嘴甜,不等於多嘴。多嘴是女婿幹涉嶽父母的“家政”,這也是女婿的一大“忌”。對嶽父母的家事,女婿若多嘴,即使意見正確,也會認為這是亂了“體統”,心理上最反感。

貴在奉獻忌索取。女婿要博得嶽父母的愛,必須與妻子家的兄弟姐妹搞好關係;明確嶽父母的開支是他們自己的事,女兒沒有權利幹涉,作為女婿更無權讓妻子回娘家要錢、物等。娘家的兄弟妯娌,最討厭出閣的女兒回來索取東西,許多婆媳不和、家庭糾紛就是由此而產生的,做女婿的切記不要讓妻子回娘家索要東西。

三、嶽父母的“三忌”

一忌寵愛閨女。小兩口鬧矛盾鬥氣,女兒沒處訴說,不免向母親倒苦水。精明的嶽母會批評女兒,女兒在母親這裏沒有得到好處,就會認真反思,改正自己的錯誤。若嶽母是個糊塗人,女兒一哭訴,即感到揪心的痛,對女兒采取“寵”的態度,女兒則以為有後台,會更加有恃無恐,小兩口的矛盾將越來越大。

二忌過分“參政”。有人對自己的女兒總是不放心,特別是分家時,生怕女兒吃虧,往往給女兒出主意。出的主意好還可以,如果出的是“餿主意”,會挑起女婿家的矛盾。所以,嶽父母最好不要介入。

三忌指責女婿。小兩口一旦發生矛盾,嶽父母千萬不要當著女兒的麵指責女婿。因為女婿與嶽父母的關係,並非一種骨肉情,二者相處的基礎應是相互尊敬。

四、半子之禮

嶽父母花了半輩子心血把女兒撫養長大,嫁給你做媳婦,這也是一種大恩大德,做女婿的應該銘記在心,加以報答。女婿對嶽父母尊敬、孝道,妻子也會對公婆孝道,與公婆和睦相處。

贍養父母,是法律賦予子女的義務。因此,妻子的義務,也就是女婿的義務。平時多到嶽父母家去探望,遇到節日、生日,買點禮品前去祝賀,這都是女婿應盡的義務。人都有老的時候,不失時機地把嶽父母請到家裏住幾天,盡盡孝道,不但嶽父母心裏高興,就連妻子也高興,對於鞏固和發展夫妻間的感情,意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