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說:“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是,小小的煩惱,隻要一開頭,就會漸漸地變成比原來厲害無數倍的煩惱。”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在意那些小小的煩惱,那麼它們就有可能成為壞情緒的源頭,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一發不可收拾。相反,如果我們根本不在乎,或者努力調節情緒,那麼,小小的煩惱就會自動消失,而我們的情緒則可以達到最佳狀態。
第二節 生氣如毒瘤,女人切莫自毀美麗
女人本身是美麗的,不過,生氣的女人並不美麗,非但不美麗,反而會變得醜陋。簡單地說,生氣的女人是在自毀美麗。佛說:煩由心生。在生活中,我們不過一介凡夫俗子,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呢?可能,一個女人在生氣時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生氣,受到了他人的辱罵而生氣,受到了朋友的欺騙而生氣。女人喜歡生氣,她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生氣,殊不知,在很多時候,她們隻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本來犯錯的不是自己,又何必要生出那麼多的氣來呢?而且,生氣並不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既有損自己的美麗,又會傷害到親人或朋友。所以,做一個美麗的女人,你需要與生氣絕緣,努力為生活增添一些陽光雨露,不要生氣,因為生氣的天空是看不見美麗的彩虹的。
或許,女人都不知道這樣一句話:生氣的樣子其實很難看。如果你對此有所懷疑,那不妨在某次生氣時照照鏡子,你會看見一個醜陋的自己:臉紅脖子粗,眼睛裏充滿了怨恨,語無倫次。原本那張美麗的笑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自怨自艾的臉。人們常說的“苦瓜臉”無疑就是最能代表生氣的那張臉了。試想,一張苦瓜臉美麗嗎?毫無半點美麗可言。所以,女人在生氣的同時,其實也毀掉了自己那優雅從容的美麗。一個女人在生氣的時候,張牙舞爪,滿口穢語,活脫脫像一個潑婦,令人看了生厭。美麗的女人,她的情緒也是美麗的,她不會輕易生氣,即使心中有了怨氣,也會找合適的渠道發泄出去,而不會傷害到無辜之人。沒有人會喜歡一個經常生氣的女人,也沒有人會覺得生氣的女人美麗,看見那些生氣的女人,他們隻會覺得厭煩,心生厭惡,唯恐避之而不及。
從前,有一個美麗的女人,她心胸狹隘,總是為一些小事生氣,每一次生氣,她都沒有辦法控製自己。時間一長,她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而且,她發現自己的樣子變得醜陋了。看著鏡子中那醜陋的自己,她摔碎了所有的鏡子,但是,還是改變不了那日益變醜陋的麵貌。
於是,她向一位大師求救,見到大師,她把自己的苦惱一股腦兒全倒出來。大師聽了,一句話不說,就把她帶到了一間鑲滿了鏡子的屋子裏,然後把大門鎖了。女人氣得破口大罵,可就在她開口罵人的時候,發現屋裏全是自己那張因生氣而漲紅的臉,醜陋無比。一瞬間,她呆住了,也停止了咒罵。
這時,大師來到了門外,問道:“你還生氣嗎?”女人回答說:“我生氣的是我自己,我真是瞎了眼,怎麼會到你這種地方來受罪。”大師眼睛看著遠處,說道:“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變得美麗呢?”說完,拂袖而去。過了一會兒,大師又來了,問道:“還生氣嗎?”婦女回答說:“不生氣了。”大師追問:“為什麼?”婦女無奈地回答:“越是生氣,美麗就離我越遠,我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生氣的女人無疑是自毀美麗。”大師點點頭,說:“美麗來自於平和的心態,而非狹隘的心理,你所需要的就是放開心胸,這樣,美麗才會重新回到你身上。”
果然,那位女人自從大師那裏告別後,脾氣變得好了起來,遇到那些小事情,她也不生氣了,而是以平和的心態來麵對。某一天,等到她再打開家裏那麵塵封許久的鏡子的時候,她發現自己變美了,於是,她開心地笑了。
生氣的女人,她所毀掉的不僅僅自己外在的美麗,還有言行、修養的美麗。一個美麗的女人,她應該有高雅的談吐,優雅的行為,而生氣的女人滿口穢語,行為也變得粗魯,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她們都失去了美麗。而且,在大多數的時候,生氣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所以,對於美麗的女人來說,生氣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試想,既然生氣會讓自己變得醜陋,也不能解決問題,那何必不嚐試著懷著一份愉快的心情來麵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