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她再次去上課的時候,她把事情經過向他人講述出來,許多太太走過來告訴我:‘這真是我聽到過的最善解人意的事。’我也因此體會到讚賞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讚賞。有時候,兒女從學校帶回一份好成績單,我們忘了稱讚他們;當孩子們第一次烤了一個蛋糕或做了一個鳥籠,我們也忘了鼓勵他們。對孩子們說,父母的注意和讚賞是最令他們高興的。
下一次,你在餐館裏見到盤中漂亮的裝飾,不妨告訴廚師他們做得多好;當疲累的店員耐心地拿出貨物給你看時,也別忘了稱讚他們。
每位演講者、公共發言人都知道,當他們傾其所有給聽眾,卻得不到一絲讚賞時,他們的內心有多失望。同樣的情形發生在辦公室、店鋪和工廠的員工,甚至我們的家人和朋友,他們也會有同樣的感受,甚至加倍感受。別忘了一點,在人際交往裏我們所接觸的是人,他們都渴望被人讚賞。給他人以歡樂,這是合情合理的一種美德。
91留意別人對你的批評
心動為習慣的忠告九十一
如果你誠懇地接受他的批評,他還不原諒你的過錯的話,就表示真正的問題不在你是否犯錯。可能他對你或其他人有惡意。如果你不給別人批評的機會,用吼叫、哭泣、攻擊,或其他方法阻止別人對你批評,別人也不太可能讓你有批評的機會。隻有誠心地聆聽別人的批評,別人才會給你富有建設性而合理的意見,你也才有批評別人的機會。
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堅持隻接受對你行為上的批評,而非你無法控製的特點或事實。你沒有義務接受別人對你身高、年齡的批評。在學習忍受批評的時候,你也得學習不要害怕自己會被批評摧毀。通常一般人都不會借批評打擊別人,就算是這樣做也是不合理的。了解這點之後,對你會大有幫助。
其次,你可以找一位批評者,和他談談某個行為———不要翻出以前的檔案,把所有錯事都抖出來。一個講理的批評者也應該尊重這點,如果一次隻談一件錯事的話,一定會比一下搬出所有的錯事的做法好,令人覺得不致於絕望,而且更願意傾聽批評。最後,你可以要求你的批評者不要提以前批評過的,而你也已經了解的事情。你也可以要求你的批評者不要在大庭廣眾之前批評你。
在你要求批評者將問題說清楚,或要求他說得溫和一點的時候,從他的反應,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有惡意。如果你誠懇地接受他的批評,他還不原諒你的過錯的話,就表示真正的問題不在你是否犯錯。可能他對你或其他人有惡意。隻要你誠懇地接受別人的批評,你就已經提供批評者接近你的適當機會,如果他還不領情的話,那就是他的問題了。
同時,你也要小心不要給別人這些困擾。不要出於惡意地批評別人,例如表現你的優越感,或為了與此無關的事發泄怒氣。如果你硬要把批評和侮蔑混為一談的話,就很難了解它們本是兩回事。
你上次是什麼時候被批評的?如果剛發生不久的話,你可能已經采取了一些防衛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卻會加強你的恐懼。記住下次要好好處理這些批評,開始傾聽別人的批評。如果你發現批評並不會摧毀你的自信、友誼和事業的話,也會發現它們都逐漸步上坦途。
92善於體驗對方的感受
心動為習慣的忠告九十二
經常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思考,證明你已經懂得了理解別人的重要性,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和善解人意的人在一起。這對你了解和認同自己的目的很有關係,也讓別人知道你具有堅強的信念和強烈的感覺。如果沒有這種特質的話,將很難獲得別人的喜歡。
不要附和別人。如果你附和別人的話,你將懷疑:“人家會喜歡我這樣嗎?”這個懷疑可能是對的。
培養感受別人的經驗和關懷別人經驗的能力。這將使你的生活更豐富,和別人的生活更有密切的關係,與他人能更好地合作,也將使你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