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點同情心也沒有。他們一再地犯錯,絲毫不覺得羞愧。如果有人因他們而沮喪的話,他們還會大表驚奇。“我隻是告訴她該減肥而已,我怎麼知道她會小題大作?”
要學習體味別人的感覺,可以先分析自己的經驗。如果你記得自己的感覺,通常也可以體會別人在某個特殊情況下的感覺。譬如,你還記得某個好朋友生病的時候,自己那種無助的感覺。現在剛好有個朋友告訴你,他的太太正在接受一項手術,他實在無法忍受這段等待的時刻。如果你愈了解自己的經驗,那麼你也更能體會他的感覺。
如果對方願意的話,你可以鼓勵他們談談自己的感覺和生活。盡量記住他們說的話,並且嚐試體會他們的經驗和感覺。你愈這樣做,就覺得愈容易體會別人的經驗和感覺,而且做起來愈自然,你也會覺得自己和所有的人都愈來愈親密了。
多年來,我經常在我家附近的一處公園內散步和騎馬,作為消遣和休息。我跟古代高盧人的督伊德教徒一樣,“隻崇拜一棵橡樹”。因此,當我一季又一季地看到那些嫩樹和灌木被大火燒毀時,覺得十分傷心。那些火災並不是吸煙者的疏忽引起的,而幾乎全是由那些公園野餐,在樹下煮蛋和做“熱狗”的小孩子們引起的。有時火勢太猛,甚至要驚動消防隊來撲滅。
在公園的一個角落裏,立著一塊告示牌說:任何使公園內起火的人必將受罰或被拘留。但告示牌立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裏,很少有人看到。公園裏的騎馬的警察,本應該照顧公園才對,但他們並未盡職。火災繼續在每一個季節裏蔓延。有一次,我慌慌張張地跑到一位警察麵前,告訴他公園裏有一處著火了,希望他趕快通知消防隊,但他竟然漠不關心地回答,這不關他的事,因為那兒不是他的轄區!我真失望。從此,我再到公園騎馬的時候,就像一名自封的管理員那樣,試圖去保護公共財產。
剛開始,我並不去試著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一看到樹下有火,心裏就很不痛快。
我總是騎馬來到這些孩子麵前,警告說:如果他(她)們使公園發生火災,就要被送進監牢去。我以權威的口氣,命令他們把火撲滅。如果他們拒絕,我就威脅說要叫人把他們抓起來。我隻是盡情發泄我的怒氣,根本沒有慮及他們的看法。
結果呢?那些孩子服從了———不是心甘情願而是憤恨地服從。但等我騎馬跑過山丘之後,他們很可能又把火點燃了,而且恨不得把整個公園燒光。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對為人處世有了更多一點的知識,變得通情達理了一點,更懂得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於是我不再下命令了,我會騎著馬來到那個火堆前,說出這樣一番話:“玩得痛快嗎?孩子們,你們晚餐想煮點什麼?……我小時候也很喜歡燒火堆,而現在還是很喜歡。但你們應該知道,燒火在這個公園裏是十分危險的,我知道你們幾位會很小心,但其他人可就不這麼小心了。他們來了,看到你們生起了一堆火;因此他們也生起了火,而後來回家時卻又不把火弄熄,結果火燒到枯葉,蔓延開來,把樹木都燒死了。如果我們不多加小心,以後我們這兒會連一棵樹都沒有了。但我不想太口羅嗦,掃了你們的興。我很高興看到你們玩得十分痛快;可是,能不能請你們現在立刻把火堆旁邊的枯葉子全部撥開。另外,在你們離開之前,用泥土,很多的泥土,把火堆掩蓋起來。你們願不願意呢?下一次,如果你們還想生火,能不能麻煩你們改到山丘的那一頭,就在沙坑裏生火?在那兒生火,就不會造成任何損害……真的謝謝你們,孩子們!祝你們玩得痛快。”
這種說法有了極大的效果,使得那些孩子們願意合作,不勉強、不憎恨。他們並沒有被強迫接受命令,他們保住了麵子,覺得舒服了一點。我也會覺得舒服一點,因為我事先考慮到了他們的看法,再來處理事情。
以後,當你請求任何人把火滅掉,或請求他買一罐“阿福塔”牌清潔液,或請求他捐出五十元給紅十字會之前,何不暫停一下,閉上眼睛,試著從別人的觀點仔細想一想整件事?問問你自己:“為什麼他這麼做?”不錯,這要花費你很多時間,但這能使你結交到朋友,得到更好的結果,減少摩擦和困難。哈佛商學院的特哈姆院長說:“在會見某人之前,我寧願在他辦公室外麵的走廊上多走兩個小時,而不願貿然走進他的辦公室時腦海中沒有清晰的概念,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他———根據我對他的興趣及動機的認識來判斷———大概會怎麼回答。”這段話太重要了,如果你在閱讀本書之後,隻學到一件事即較容易地經常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思考,以及從你自己和別人的角度來觀察事物。即使隻學到這一點,實踐也會很快地證明這是你生活中的一個新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