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漲潮 第163章 天譴(2 / 2)

數萬齊軍從四麵同時攻寨,打到日暮,宜君寨已是搖搖欲墜。

尚讓認為當天就能破寨,又增派了人手加緊進攻。在數十輛拋車的不停轟擊下,眼看著一麵寨牆就要倒塌,天卻忽然下起了大雨。

暴雨傾盆,對麵難以見人。攻守雙方都被大雨淋得抬不起頭來,根本難以繼續作戰。就連拋車的射程,都縮短了很多。尚讓無奈,隻好暫時收兵。

七八月間,暴雨說來就來。尚讓並沒覺得這算什麼異象。但在很多齊軍心裏,已經生出一絲不安。很多人都私下提起“天譴”兩個字。

早有親信將這種情緒報告給了尚讓,尚讓知道此事的嚴重性。如果任由以訛傳訛,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導致軍心大亂。他立即抓了數百個曾經談論過“天譴”的士兵出來,全部捆了,在轅門外跪成了一排。

尚讓頂著大雨,當著所有中高級將領的麵,大聲說道:“如這暴雨真的是天譴,我必將真心悔過,放過這些士卒。但如果暴雨停歇,就說明根本沒有什麼天譴,我大齊天子才是天命所歸!”尚讓狠狠抹了一下臉上的雨水,說道:“隻要雨停,就將這些妖言惑眾者全部斬首!”

此言一出,這些士兵知道自己小命算是玩完了。天底下哪有不停的雨?尚讓此舉實在是狠毒!

暴雨果然下了一個多時辰就停了。尚讓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傳令下去,立即將轅門外的士卒斬殺。沒有人為這些倒黴的士兵求情,數百人頭同時落地。

雨雖然停了,仗卻沒法繼續打了,天已經黑透。尚讓歎了口氣,看來老天爺為唐軍續了一天的命。

越到關鍵時刻,越不能鬆懈。唐軍自知難守,十有八九會在今夜突圍。尚讓隻留下一萬人守營,派了三萬人出去,分別埋伏在宜君寨周圍的幾條路上。並且傳令下去,今夜誰都不許睡覺,必須死死盯住宜君寨,連隻鳥也不能放飛出去!

尚讓相信今夜一定會有一場大戰,也堅持著不睡。沒想到才二更,就實在堅持不住了。他歎了口氣,年紀越大,精力越不夠用,隻好脫衣就寢。

三更,齊軍中軍帳中。

尚讓一個激靈醒了,感覺十分寒冷。他一把摟過已經縮成一團的劉氏,抱在懷中取暖。幾更天了?為何這麼冷?帳外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一定是又下雨了。唉,如果遇到連日陰雨,這仗就不好打了。

劉氏的身體也冷得像冰一樣。尚讓不得不叫來侍從,讓在帳中點個火盆。侍從從帳外進來,尚讓卻大吃一驚!

“你身上是什麼?!”

侍從顫抖著說:“是雪。”

“什麼!下雪了?!”尚讓扯嗓子喊道:“什麼時候開始下的?為何不來告訴我?”

侍從吱吱唔唔道:“下了有一個時辰了。”

侍從心中說話,上次談論異象的那些人屍骨還未寒,誰還敢告訴您下雪了啊,自己出去看吧!

尚讓披衣出了大帳,頓時覺得頭皮發麻,汗毛倒豎!七月天,鵝毛雪!這情景,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是異象!不折不扣的異象!

關於中和二年七月的這場大雪,史書中隻有一句話記載:

秋七月,尚讓攻宜君寨,會大雪盈尺,賊凍死者什二三。

農曆的七月,相當於後世的八九月間。關中地區本該炎熱,所謂“秋老虎”。卻不知為什麼下了雪。還不是小雪,而是“大雪盈尺”。

這事誰也解釋不了。氣象學家說公元九世紀末,地球進入了一個小冰河期。也許就是這個原因。雖然磚家的話總是不靠譜,但總比張尋說的“天譴”要靠譜一點。

張尋早就注意到了史書中的這段記載。這個天賜良機不利用,就枉為穿越人了。曆史上,雖然趕上了千年不遇的災害天氣,尚讓也沒有全軍覆沒。隻折損了十之二三的兵力。張尋思忖其中原因,想是因為唐軍同樣沒有防備,一定也被凍斃不少,故而沒有追擊尚讓。才讓大部分齊軍得歸。

但這一次,尚讓絕不會有那樣的好運了。

時間倒回兩個時辰前,剛剛入夜,張尋就找來輜重都頭肖虎,命其將拉了一路的羊皮襖,全部發放下去。當初他讓張鈞幫忙采購了三萬件。如今唐軍隻有不到兩萬人,一人一件還有剩餘。

大夏天的,唐軍領到了羊皮襖,都驚訝得張大了嘴,以為主帥腦子抽了筋。

但是一個時辰後,當天氣驟然變冷,漫天飛雪時,唐軍的嘴張得比之前更大了,很多人下巴都脫臼了。

張尋連老天爺抽風都能預料到,這簡直就是活神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