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常州市黃天蕩河蟹產業發展探析(2 / 2)

5.管好:注重信息管理,一是要加強養殖動態管理,掌握河蟹、水質、天氣等動態變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二是要加強投入品追溯管理,購買飼料、漁藥和所謂“非藥品”或水質改良劑都應索要購買票據並建立購買清單,出現問題便於追溯原因,保護養殖合法權益;三是要加強養殖生產管理記錄,在進行流水帳式的記錄基礎上,使用全省統一的管理記錄,應根據記錄格式要求進行規範如實記錄,可便於分析養殖情況,改進養殖不足。記錄要保存二年以上。

6.套好:再通過擴大經營麵積來提高農戶年收入,或者指望提高河蟹單價來增加效益,可能性不大。應通過套種套養提高單位麵積產出能力。一是套種水生經濟植物。目前,在蟹池中種草是普遍行為,但隻有生態價值和餌料價值。可以在池塘局部區域,增設水生經濟植物種植區(片、帶),種植菱角、蓮藕和荸薺等,增加水生經濟植物的產出。二是套養底棲經濟動物。現在放養的螺是作為淨水和餌料來使用的。如果用設施鎖定個區域,作為一個目標產品來管理,可以增加產出,如:菜蚌、食用螺。三是套養提增青蝦單產。在蟹池中套養青蝦已被廣泛采用,但是,單產水平不一。基於上半年河蟹生物量較小,所需空間與餌料資源較少,可以增加青蝦養殖。這樣,通過綜合套種套養措施,來規避河蟹價格下跌風險,保持養殖效益,維護蟹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二、唱響品牌,走質量取勝之路

1.做強品牌:充分利用黃天蕩河蟹獨特的自然優勢,借助黃天蕩生態園平台,擴大品牌知名度,各養殖戶應在養殖質量規格上來共同維護黃天蕩河蟹的品牌效應,實現品牌帶動養殖增效、養殖支撐品牌提升的良性發展。

2.確保質量:要加強品牌維護,質量是關鍵,品牌包裝一定要把好質量關,應實行黃天蕩河蟹標準化管理,不符合黃天蕩河蟹標準的不能打黃天蕩品牌。作為養殖戶要努力改進養殖,提高河蟹的質量,確保黃天蕩河蟹品牌聲譽。

3.優化規格:黃天蕩河蟹與普通養殖河蟹一樣,存在規格偏小,整齊度差的問題,不符合品牌消費要求,分析其中原因,如苗種問題、培育問題存在很大差異,說明有改進的空間,應通過交流學習,進行技術改進,破解規格偏小、整齊度差的難題。

4.產銷對路:黃天蕩河蟹有點甜是一大特色,可作為品牌銷售賣點。在建設黃天蕩河蟹交易市場基礎上,圍繞“走出去”,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利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江蘇名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等部、省農業會展平台,進一步擴大銷售半徑。

三、強化服務,走產業化經營之路

強化養殖戶管理,應做到“三多五不二改進”,“三多”即多創新,多交流,多合作;“五不”即不采購無證生產苗種,不引入汙染水源,不使用違禁投入品,不濫用抗菌素等化學藥物,不銷售未滿休藥期水產品;“二改進”即改進養殖模式,變單養為多養,促進養殖效益提升。改進飼料結構,不使用冰鮮魚,采用螺螄、浮遊生物、水草、青綠飼料、配合飼料等多元化飼料結構,前期加大螺螄投放、後期加大配合飼料投喂,促進河蟹規格、整齊度、飽滿度的提升。

強化合作社服務,實行合作社“五統一”服務,一是統一苗種培育,建立苗種培育基地,通過招投標確定育苗能手承包經營,為養殖戶提供優質苗種服務;二是統一水源管理,建立養殖水源與野化基地,為養殖戶提供水源安全服務;三是統一投入品采供,實行投入品備案製度和追溯管理,為養殖戶提供投入品安全服務;四是統一收購野化,實施河蟹售前暫養野化訓練,提升河蟹品質,為養殖戶提供河蟹質量安全服務;五是統一品牌銷售,加強品牌包裝管理,為養殖戶提供品牌銷售服務。

作者簡介:何瑋(1989-),男,江蘇常州人,在讀研究生,從事漁業經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