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水利工程質量管理(1 / 2)

淺談水利工程質量管理

水利水電

作者:王彬彬

[摘 要] 隨著水利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提高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平,推動水利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後常抓不懈的任務。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水利工程質量的要素,提出加強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 水利工程 現狀 要素 質量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 TV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292-01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十二五”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加強水利建設與管理,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水利改革發展全局,意義重大而深遠。當前,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水利麵臨的形勢更趨嚴峻。迫切需要加快水利建設步伐,轉變水利發展方式,充分發揮水資源要素配置的先導作用和水利基礎設施的保障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對加快水利發展的期盼,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滯後的局麵。水利工程建設投資高、規模大、項目多、任務重這是我們麵臨的主要問題,為進一步規範基本建設程序,不斷創新建管機製,加快完善法規製度,充實建管力量,強化質量和安全監督,嚴格資金使用管理,加強項目驗收管理,確保大規模水利建設的進度、質量、安全和效益。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體製改革,深化水利工程產權製度改革,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推行代建製等,這些政策措施為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製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水利工程質量的要素

1.提升質量意識

意識支配行動,隻有意識到位,行動才能跟得上。質量意識,首先是領導的質量意識,一把手親自抓質量的工作局麵的形成。把水利工程質量作為水利行業的重中之重,隻有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理念,牢固樹立質量是行業生命的理念,牢固樹立工程質量是水利工程建設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理念,隻有繃緊質量這根弦,才能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行業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氛圍。

2. 體製機製建設

以“三製”為核心建設管理製度是全麵落實項目法人責任製、推進水利項目進場交易、強化建設監理、嚴格監理程序、健全水利工程建設的首要工作。項目法人對水利工程質量負總責,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及質量檢測等單位依法各負其責的質量管理體係,構建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

3. 政府質量監督

政府質量監督是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的有力保障,水利主管部門要確保政府對質量監督管理職能落實到位,完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製度,明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程序,強化監督手段和措施,實現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全覆蓋。強化質量檢測在工程實體質量管理中的關鍵作用,用檢測數據說話,積極推行第三方檢測和質量飛檢,提高質量監督工作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4. 質量管理培訓

積極組織《質量發展綱要》和水利工程質量法規規章、技術標準的宣貫培訓,嚴格資格管理,加強教育培訓,努力造就一批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設計、施工、監理、質量檢測工程師隊伍,加強專業技術執業人員能力建設,同時加強對一線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尤其要做好新入場農民工等非專業人員上崗、轉崗前的培訓工作,提高水利工程建設一線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操作水平和綜合素質。

三、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