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2 / 2)

當然,清潔生產所針對的主要是單個企業的環境保護和生產過程,是在單個企業內將環境保護延伸到企業中各個環節的過程,但是生態工業則涉及的範圍更廣,是在各個企業構成的群落之間,涉及相關行業中企業群落中的各個企業。對環境保護的理念以及內涵進行了深層次的延伸與發展。大自然是一個穩定的生態係統,通過其中的各種食物鏈構建起各種生物之間的網絡,工業群落也是如此,傳統的工業生產中,各個企業之間是獨立的,但是生態工業理念中,各個企業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個企業的生產對其他企業以及整個生態係統都會產生影響,因此隻有在企業群落之間都踐行生態工業的理念,使得每個企業都能夠使用環境保護理念進行生產,才能促進環保戰略的深入發展。工業生態學按照自然生態係統的模式,對工業體係中物質的閉環循環進行強調,在不同企業之間實現了資源共享,為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廢物的排放找到了分解者,實現了變汙染負效益為資源正效益的目的。

與生態工業相比較而言,循環經濟則以一種更高的高度和廣度對國民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雙重發展進行闡述,循環經濟的活動主要集中在三個層次,第一是企業層次,第二是企業群落層次,第三是國民經濟層次。在企業層次上,主要是對企業的生產活動進行規定,即要減少產品和服務的物料使用量、減少產品和服務的能源使用量、加強對各種物質的循環、加強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等,提高產品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保護。在企業群落層次上則要按照生態工業學的原理,建立企業群落之間的各種信息的集成,促進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廢物的輸入以及輸出管理的建立,從而實現廢物的科學合理處理。在國民經濟層次上,則應該要實施生活垃圾的資源化以及無害化,促進人們在日常生活以及消費過程中能夠實施各種物質以及能源的循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逐漸加深,當前各國都加強了對環境保護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各國的環保戰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也經曆了以末端治理為主的理念,但是近年來這種理念和方式的弊端逐漸凸顯出來,各國也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我國傳統理念中的“先汙染、後治理”就是一種典型的末端治理表現,經過各種實踐發現,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分離,隻能加重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的負擔,隻有在生產過程中踐行環保理念,進行清潔生產,才能夠保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重發展。

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逐漸推進,在未來的國際競爭過程中,資源將會是一個重要的方麵,各國的核心競爭力也將從傳統的人力、財力的競爭轉變成為資源競爭。如何在生產過程中保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很多國家考慮的一個重點問題,傳統的環保理念已經不適用現代社會,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要加強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和統一,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從三個不同的層次對該未來的發展進行了闡述。

參考文獻

[1]高春豔.清潔生產、生態工業與循環經濟關係[J].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04(06)

[2]薑穎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2)

[3]倪麗莉,代永芳.淺談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