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
能源環保
作者:馬傑
[摘 要] 隨著生活環境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在未來的環保過程中,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是三個主要的發展方向,這三者之間不僅有區別,也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對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三者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討論,為循環經濟發展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 清潔生產 生態工業 循環經濟
[中圖分類號] X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287-01
一、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循環經濟三者的作用
無論是清潔生產、生態工業還是循環經濟,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為了積極發揮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對傳統的環境保護理念都是一種全新的衝擊以及突破。近年來隨著生活環境形勢變得越來越惡劣,加強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個共同目標,而清潔生產、發展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都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踐行新型環保理念的重要措施。
首先,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循環經濟提高了對環境保護的深度以及高度,提倡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各種生產技術和環境保護之間的聯係,將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進行有機結合,最終協調環境和經濟的統一發展。其次,提升了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最重要的是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融入到生產過程中的許多方麵,使得國民經濟中的各種生產活動都重視了環境保護。第三,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對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清潔生產主要是針對企業層相關領域,生態工業針對企業群落的相關領域,而循環經濟則主要是針對國民經濟的相關領域。盡管三者之間的具體應用領域和範圍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強化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下麵就三者強調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這一共同點進行詳細分析。
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循環經濟三者的分析
二、對傳統環保理論的衝擊和突破
傳統的環保工作主要是將工作重點放在對各種汙染的治理上,一般都是出現了汙染才開始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理,但是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循環經濟則更多的是將重點放在各種汙染出現之前,將環保的理念融入到生產過程中,最終實現生態、清潔的生產,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且對環境進行保護。最重要的是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看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傳統的環保戰略是希望通過末端治理實現清潔環境的重現,但是清潔生產這一理念本身就對傳統的環保戰略進行了批判和挑戰。從清潔生產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其工作的對象是生產活動中的過程、產品以及服務。清潔生產是一種環保戰略,其實施的過程中也需要依賴各種工具。當前清潔生產過程中依賴的工具有清潔生產審計、環境管理體係、生態設計、環境管理會計等。這些工具都深入到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領域,比如生產、經營、財務、環保等。清潔生產審計也是各國使用得最早的一種清潔生產工具,是一套係統的、科學的環境診斷程序,包括八個部分,即原材料、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控製、管理、員工、產品、廢物處理。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對這八個方麵進行控製,則可以對傳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汙染進行有效的預防和管理,從而實現生產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