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黑山羊的養殖技術(2 / 2)

2.規範飼料的喂養

傳統的黑山羊飼養觀念是“羊就要多往外放牧,不需要再另外喂食精飼料或者是混合料,隻用吃草就可以長大”。這樣的飼養觀念一方麵使羊群的營養失衡,另一方麵也加劇了森林和羊之間的矛盾,導致草場的大麵積退化,沒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科學的飼養觀首先是將各類不同的黑山羊分開飼養,因為不同生長目的的羊,對於牧草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說育肥羊需求脂肪蛋白質豐富的牧草,而母羊則適宜於能夠有利於懷孕產子的牧草。飼養黑山羊在提供營養均衡適宜的優良牧草的同時,也要注意飼養一些其他的飼料作為補充營養,僅僅靠牧草的營養是不能滿足黑山羊需求的。牧草的品種有黑麥草、冬牧草和狼尾草等等,在飼養時要同時放入豆料牧草以保證營養均衡。補充飼料有精料和粗料之分。精料中玉米類占絕大部分,對於幼羊,懷孕或者哺乳的母羊,應加大精料在喂養飼料中的比例。對於普通羊來說,喂養時先喂養粗料,後喂養精料,有利於消化吸收。

3.科學選種,合理雜交

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導致的羊群退化問題,羊群雜交選種過程中應遵循“科學選種,合理雜交”的原則。在育種時,應當選擇體型大小適宜,毛發烏黑,發育健全的黑山羊作為種羊。為了增加羊群的產子率,一般選用雙羔母羊生產出來的羊作為種羊,這樣的羊生產出來雙羔的幾率會更加大。在繁殖過程中,要善於使用雜交。我市境內的黑山羊退化較為嚴重,主要表現為,羊的體型較小,生長不夠快,肉質不好等。因此可以選擇引入外來黑山羊與本地黑山羊雜交的方式培育先進的品種。有的黑山羊養殖地區已經有過引進的先例,如,貴州畢節市的黑山羊曾引進波爾山羊與本地的山羊進行雜交。波爾山羊具有本地山羊明顯缺乏的優勢,體型大而勻稱,生長迅速,肉質鮮美等。而雜交的個體表現出了明顯的種群優勢。剛出生時體重為本土黑山羊出生體重的2倍左右。如果沒有實力引入外來的黑山羊,可以選擇在各個相鄰的鄉鎮之間調配公羊雜交的模式,這也有利於改善羊的品種結構。

四、結論

通過對黑山羊養殖現狀的分析,暴露出黑山羊養殖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養殖戶缺乏科學的養殖觀念。隻有通過建立標準化的先進羊舍,合理的調配飼料以平衡營養,科學選種雜交才能保證黑山羊的茁壯生長,進一步提高黑山羊養殖的利潤率,確保養殖農戶增加收入。

參考文獻

[1] 宋德榮.李孟年.劉章忠.李敬丹 貴州黑山羊本品種選育效果初報[J]-貴州畜牧獸醫2003,27(5)

[2]段銀河,陳小平.淺析馬龍縣黑山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雲南畜牧獸醫.2009(6):32--33..

[3]毛文星,蘇效良,張興文.黑山羊產業化開發的對策與相關問題的研究[J].中國草食動物,2008,28(6):53-57.

[4]謝文章.隴東黑山羊優勢分析、存在問題及建議[J].甘肅畜牧獸醫,201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