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黑山羊的養殖技術
畜牧獸醫
作者:李燕
[摘 要] 根據我國黑山羊養殖的現狀,本文結合水城縣山區黑山羊養殖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分析,通過分析並提出了黑山羊養殖技術的對策,為農戶今後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和增加收入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黑山羊 養殖 現狀 技術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282-01
一、現狀
水城黑山羊是貴州地方特色畜種。貴州西部威寧、赫章、水城、盤縣一帶屬山區地形,氣候適宜,天然牧草豐富,最適宜肉用型黑毛羊的放養。黑毛羊體型中等、結實,頭部大小適中,額較寬,鼻直或微凸,多數有須有角,角向上向外扭轉延伸,少數為鐮刀狀或倒八字形。頸細長,有的頸下有一對肉垂。成長緩慢,主食野草,飲山間溪流清泉,毛色光滑,肉質細嫩。產於水城、盤縣一帶的,因六盤水市被譽為“中國涼都”而稱為“涼都黑山羊”。
目前,黑山羊的市場前景一直被眾人所看好,尤其是水城黑山羊的市場價達46元/kg以上,熟羊肉220元/kg以上。國家惠農扶貧政策也積極鼓勵農戶養殖黑山羊,在如此樂觀的市場形勢和國家惠農政策扶持下,很多農戶爭先養起了黑山羊。然而,由於農戶養殖經驗缺乏、技術水平不高,黑山羊養殖的利潤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之養殖基礎條件簡陋,黑山羊的產業受到了製約。
二、存在問題
由於黑山羊養殖戶缺少必要的養殖經驗,導致了黑山羊養殖中仍然存在有下列問題,這大大製約了黑山羊養殖的發展。
1.繁殖率低,近親繁殖
黑山羊在繁殖周期內產子率明顯偏低,這表現在產子周期一般為兩年三胎,而一胎產子隻有1-2隻,此外黑山羊的妊娠時間竟然長達5個月,這大大限製了黑山羊種群的繁榮。而由於養殖戶缺乏經驗,長期以來采用羊群內交配繁殖的方式,在繁殖之前沒有采用優選法,沒有對於配種進行科學的選擇,通過分析其優良的遺傳性狀後再進行交配,黑山羊繁殖過程中近親繁殖現象嚴重,通過遺傳學分析,這是導致羊群退化的主要原因。
2.飼料單一
目前,黑山羊的飼養除了在草場放牧以外,就是喂食一些青飼料或者是粗纖維飼料等。近年來物種入侵嚴重,比如,紫莖澤蘭,這導致草場大麵積退化,黑山羊可以食用的草料品種減少,羊群整體缺少蛋白質供給,呈現營養不良的病態。而喂食黑山羊的飼料由於其不易生產,故沒有達到商業化大批量的生產,所以說在這樣的飼料單一條件下,黑山羊的死亡率也相當高,甚至達到5%左右。
3.養殖環境簡陋
大多數養殖基礎設施不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沒有規範的配套設施,如,保育設施、哺乳設施等,羊舍環境極其簡陋,隻具備有最基本的過夜、避雨和漏糞的功能。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飼養出來的羊群極易感染外界病毒,一旦有任何流行病毒入侵,勢必會導致大範圍內的感染和死亡。要達到黑山羊的規模化養殖還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三、提高黑山羊養殖技術的對策
1.羊舍的建立
規範羊舍的建立是養殖黑山羊的第一步,良好的羊舍條件能夠減輕人工勞動力負擔,同時能夠防止疾病的大規模感染。羊舍的選址非常講究,一般選在地勢高,通風環境好,向陽並且臨近水源處。羊舍宜寬敞明亮,有利於黑山羊的新陳代謝。
主流的羊舍模式為漏縫羊舍,這樣的設計采用板條或者竹片等,以1-2cm的間隔距離安防,離地麵高度為30-50cm,這樣的漏縫設置有利於快速排水通風,並且黑山羊的糞便也不會長期堆積,大大減少了細菌的滋生。在此基礎上,應該將羊舍分為配種舍、孕羊專用舍、哺乳專用舍等不同種類的羊舍,保證各類黑山羊分隔飼養。同時還在每個羊舍中安裝料水槽、草架和保暖的設施,保證黑山羊的居住條件。在羊舍周圍設置運動場,方便黑山羊的活動。創建一個良好的羊舍條件,可以使黑山羊在羊舍中快速而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