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南地區黑山羊養殖技術
畜牧獸醫
作者:劉成武
[摘 要] 我國人口眾多,是農業大國,在羊肉市場前景大好的情況下,大力發展養殖業進行自富,不僅解決了國內需求,而且還能讓養殖戶賺錢過上小康生活。
[關鍵詞] 黑山羊 養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 S8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283-01
一、前言
黑山羊是羊的品種之一,隨著國內羊肉的供給遠小於需求的狀況,使的活羊及樣產品價格不斷攀升,國家控製不下來價格,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政策帶動養羊業的發展。西南地區多為石山、屬於喀斯特地區,適合黑山羊的養殖,一部分農戶因養殖黑山羊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在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養殖戶在養殖黑山羊中也受到損失,沒有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關於黑山羊的養殖技術
黑山羊是羊的常見品種,黑山羊生存能力比較強,因為黑山羊比較容易存活,所以被深受養殖戶的喜愛。
1.黑山羊的生活習性
黑山羊行動敏捷,喜好攀登牆麵、山坡、石崖等較高的地方,黑山羊能夠在角度比較高的山坡上行走,當高處有喜歡吃的牧草和樹葉,黑山羊能夠將它的前肢攀在石頭或樹上,後肢直立去吃高處的樹葉或牧草,黑山羊比較喜歡生活在幹燥、幹淨的地方,比較適合在幹燥涼爽的山區生活。黑山羊對不良的自然環境條件適應性強、耐寒、耐熱、抗病力強,因此,羊群中的病羊不易發覺,一旦發現有病,則病已嚴重,所以要求放牧人要經常注意觀察,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黑山羊合群性強,隻需“領頭羊”先行,其他羊則緊跟其後,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多方便。黑山羊厭燥濕汙穢,喜清潔。凡被糞尿汙染的牧地、飼草、和飲水,或有異味的食物都不願采食和飲用。
2.黑山羊的繁殖
黑山羊是性早熟動物,繁殖能力強,黑山羊一般一胎能繁殖1、2隻小羊,黑山羊繁殖周期短,黑山羊屬於常年發情動物,一般4到6月齡性成熟,8到10月齡初配。因而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建立起羊群,為擴大規模養殖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黑山羊適應環境的改變具有很大的伸縮性。
3.黑山羊羊舍的建造
山羊舍是山羊長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山羊提供安全的環境條件。所以,一棟理想的山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陽曬、防疾病傳播、防野獸為害等功能。西南地區農戶養黑山羊的羊舍多以吊腳樓羊舍為主。吊腳樓羊舍的建造為樓台離地麵1.5-1.8米,樓台用木條或竹條鋪設,間隙1.0-1.5厘米,糞尿可以從縫隙漏下。羊舍東、西、北三麵為整牆,南麵為1.0-1.5米高的半牆。
三、黑山羊的飼養管理
黑山羊屬食草動物,飼料應以牧草、樹葉為主,精料為輔,在夏秋季節,應多喂些草料、樹葉或牧草,禾本科與豆科牧草投喂比例為4:1不能過量飼喂,否則會發生鼓氣。適當補充精料。冬春飼草比較缺乏,有條件的地方,應利用冬閑田種植黑麥草作補充,也可通過多喂些混合飼料解決飼草不足的問題。混合料參考配方:玉米粉54%、草粉40%、黃豆或花生餅4%、麥麩2%,外加礦物質適量,每隻羊每天喂食鹽5克。抓好母羊配種前1-2周和產羔後這兩個關鍵時期的管理。母羊進入配種期必須有正常的體況和中等以上的體膘。產羔後母羊負擔著哺乳重任,應特別加強飼養。供足飲水。
為消化食入的粗飼料,山羊每天必須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同時體內循環、養分輸送也離不開水分。所以山羊缺水的後果往往比缺料更嚴重,容易導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因此,應供給充足而幹淨的飲水,冬季應飲溫水。羔羊斷奶。為了提高黑山羊的繁殖率,應在兩個月左右斷奶斷奶前7-10天逐漸減少哺乳次數,同時加強補飼,然後一次斷奶。去勢。羊群公母比例一般為1:25,公羊過多不利於羊隻安靜采食,過少則可能出現空懷。所以凡是不作種的公羊都要進行去勢。去勢應在出生15天內進行。驅蟲和藥浴。每隻羊一年內必須進行兩次以上驅蟲和多次藥浴。這主要是驅出羊的體內外寄生蟲。這方麵如果搞得不好將直接影響羊群的健康和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