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整形修剪

1、整形

多主枝開心形:定幹高度為60-70厘米,第一層3個主枝,第二層2個主枝,層間距80厘米左右,主枝角度為60°左右,一層主枝上每主枝上配2-3個側枝,二層主枝上每主枝1-2個側枝。

自然開心形:定幹高度約70厘米,無中央領導幹,共3-4個主枝,開張角度50度左右,側枝角度為70-80度。主側枝上培養各類枝組。

2、修剪

幼樹的整形修剪,在人工拉開主枝後,內膛常萌發旺梢,應加強夏季修剪,疏除過密旺梢,摘心,疏枝等,以防止鬱閉,加速枝組培養。

延長枝不可短截,可緩放1-2年後再在2-3年再生部位回縮,維持樹冠不再擴大,李樹花芽形成容易,花量多,對於過密的果枝應適當間疏。盛果期的修剪,對骨幹枝已足夠大,應用骨幹枝換頭的方法,控製樹體大小,調整先端角度。上、下層骨幹枝外圍枝應采用疏、放、縮相結合,即疏密留稀、去旺留壯;保留的枝條緩放不截,下年再於適當的分枝處縮;對於枝組的修剪,可用先放後縮的方法培養,如果空間較大,可將發育枝短截,培養大中型枝組。長果枝和中果枝應適當短截;對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可疏密,不必短截。強旺枝組應去強留弱,弱枝帶頭;中庸枝組應疏弱留壯,去老留新;並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地進行回縮複壯,控製其密度和長度;對弱枝組除回縮外,也可疏去其上部分結果力弱的短果枝或花束狀果枝。

四、花果管理1、花期放蜂:(1畝放4~8箱)或人工輔助授粉,均可提高座果率。2、花期噴硼:盛花期噴布0.2~0.3%的硼砂能提高座果率。

3、疏花疏果:一般一個花果狀果枝可留1-2個果,短果枝留2-4個果,長果枝留4-6個果。樹冠梢部不留或少留,中、下部可適當多留。

五、病蟲害防治以細菌性穿孔病、李實蜂、紅蜘蛛等為主要防治對象。

無核欖的加工

無核欖,顧名思義就是除去欖核的製品,主要是方便食用,但除核需耗去不少勞動力,其風味可配製而成和味型。加工技術如下:

1、原料處理:用半成品欖胚作原料,先除核後脫鹽,可用人工捶打使欖肉裂開而剝去欖核,再進行欖胚脫鹽,這樣能縮短浸水脫鹽時間,比整個欖胚脫鹽時間減少一半,保留3~5%鹽分。

2、糖液配製:配40%濃度糖液,所需白糖25公斤即50公斤胚需25公斤白糖。在糖液中加入2%食鹽、1%檸檬酸、0.1%苯甲酸鈉。把糖的混合液煮沸後加入欖胚。浸漬。

3、為了縮短生產周期,采用浸、煮相結合的透糖工藝。直接煮可加快透糖速度,因為欖胚經過鹽醃後有一定堅硬度而不會被煮爛,但直接煮時不可時間過長,一般十分鍾的加熱時間便足夠。這樣浸浸煮煮的透糖方法一般一個星期左右便可完成,透糖完畢可拌入少量甘草粉。

4、烘製:在65℃下烘到半幹,含水量22~24%。

5、包裝:橄欖食品可以逐個包裝,既衛生,又有包裝裝璜。

製品風味上麵提到是和味型,所謂和味型是甜、甘、鹹等幾種風味比較柔和,不突出那種味道,特別是鹹和酸不突出,這種風味也是較受歡迎的。

巧製橘皮醬

橘子、橙子、袖子的果皮可以加工成橘皮醬,作為日常的佐餐調味品,從而變廢為寶。

製作橘皮醬首先選擇新鮮、無腐爛的柑橘果皮(如是晾曬後的幹皮應用清水浸泡使之變軟),清水洗淨,用刀切成塊狀或絲狀,放入不鏽鋼鍋或鋁鍋中,加入2%的鹽水煮沸2次,每次30分鍾,撈出浸泡並漂洗,直到沒有苦味。將處理好的橘皮用打漿機或絞肉機製漿,然後按漿糖比1∶0.6加入白糖,再放入鍋中加熱30分鍾,加入0.7%~1%的檸檬酸,繼續加熱至漿汁濃縮成醬狀,即可出鍋裝瓶。

應注意,加熱濃縮的時間不宜超過50分鍾,包裝瓶要清洗消毒,醬溫不低於80℃時就要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