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次不成,那就再試一次
在這個世上,沒有輕而易舉就能做成的事。如果一次不成,那麼就再試一次。再試一次,是一種自信,是一種勇氣,是在給自己一次機會。堅持著,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並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裏,就貿然進來了。
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麵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台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
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
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5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與這個年輕人有相同經曆的還有一個叫克裏弗德的小夥子。
瑞德公司的麵試通知,像一縷陽光照亮了克裏弗德焦急期待的心。麵試那天,克裏弗德精心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換了一條新領帶,以祝福自己好運。上午10點鍾,他走進了瑞德公司人力資源部。等秘書小姐向經理通報後,克裏弗德靜了靜心,提著手提包來到經理辦公室門前,輕輕地敲了兩下門。
“是克裏弗德先生嗎?”屋裏傳出問詢聲。
“經理先生,你好!我是克裏弗德。”克裏弗德慢慢地推開門。
“抱歉,克裏弗德先生。你能再敲一次門嗎?”端坐在沙發轉椅上的經理悠閑地注視著克裏弗德,表情有些冷淡。
經理先生的話雖令克裏弗德有些疑惑,但他並未多想,關上門,重新敲了兩下,然後推門走進去。
“不,克裏弗德先生,這次沒有第一次好,你能再來一次嗎?”經理示意他出去重來。
克裏弗德重新敲門,又一次踏進房間。
“先生,這樣可以嗎?”
“這樣說話不好——”
克裏弗德又一次走進去:“我是克裏弗德,見到你很高興,經理先生。”
“請別這樣。”經理依然淡淡道,“還得再來一次。”
克裏弗德又作了一次嚐試:“抱歉,打擾你工作了。”
“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來一次會更好,你能再試一次嗎?”
當克裏弗德第十次退出來時,他內心的喜悅和憧憬已消失殆盡,開始有些惱火。心想,進門打招呼哪有這麼多講究?這哪是招聘麵試呀,分明是在刁難戲弄人。克裏弗德生氣地轉身離開,可剛走幾步又停了下來。不行,我不能就這樣逃開,即使瑞德公司不打算錄用我,也得聽到他們當麵對我說。
於是,克裏弗德稍稍地舒了一口氣,第十一次敲響了門。這次,他得到的不是難堪,而是熱烈歡迎的掌聲。克裏弗德沒有想到,第十一次敲門,叩開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門。原來,瑞德公司此次是打算招聘一名市場調查員。而一名優秀的市場調查員,不僅要具備學識素質,更要具備耐心和毅力等心理素質。這十一次敲門和問候,就是考查一個人心理素質的考題。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遭到別人的拒絕是常有的事。有的人在遭受到拒絕後,便不再努力,或投身於別的嚐試中去了;有的人則越挫越勇,即使遭到了一千次的拒絕,他仍在努力――再試一次。相比較而言,後者更容易成。因為,遭受拒絕的次數越多,就越接近成功。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的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並且不止一遍。後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複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就是後來紅遍全世界的影星史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