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細節決定成敗,要養成重視細節的習慣(3)(2 / 3)

采取實際的行動,把恐懼拒之門外

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恐懼,這些恐懼不僅是一種心理陰影,更重要的是,它會阻礙你的行動。如何克服恐懼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恐懼拒之門外。或者說,要勇敢地邁出實際的步子。

在人生的路上,你可能會遇到許多令你擔心,煩惱、膽怯、恐懼的事,例如你可能會為擔心自己的公司瀕臨倒閉而心煩意亂;會因為在某項生意中損失慘重而萬念俱灰;會擔心失去一位重要客戶而憂心忡忡;會害怕進行一場棘手的談判而畏縮不前……這種心理狀態,即恐懼感,將是你成功的頭號敵人。它會阻止你邁出決定性的一步,它也會折磨你的身心,使你生病、縮短壽命。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要求新兵一定要會遊泳。當新兵們站在一塊離地6英尺高的木板上,準備往8英尺深的水中跳時,他們嚇得洋相百出。但隻要他們橫下心縱身一跳,結果,就不會再害怕了。有些新兵甚至是被推下去的,結果,他們也不再害怕了。

可見,行動可以治愈恐懼。而猶豫、拖延則助長恐懼。比如,你越是對一場艱難的談判發怵,你就越沒有勇氣去談判,拖延的時間越長,恐懼會越厲害。而當你硬著頭皮走到談判桌前時,你可能反而會鎮靜下來,從容應對。

一般來講,我們所恐懼的事物是真實存在的,例如企業虧損、投資失敗、人際關係發生嚴重問題等等。要想把恐懼拒之門外,要消除它,隻有采取實際的行動。不采取行動,恐懼感不但不會減弱,反而會增強,最終打垮你。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場戰爭中,敵機把家園炸成了廢墟,許多人深感恐懼,在那裏痛哭流涕,覺得一切都完了。惟有一位男子,默不作聲地從廢墟中揀出一塊磚,又一塊磚,放到一邊——這是重建家園所需要的。他的行動影響了眾人,大家停止了哭泣,也默默地幹了起來。

在實際生活中,這種采取行動把恐懼拒之門外,從而獲得成功的人物不勝枚舉。其中最典型的一個,是本田宗一郎。

本田創業的一生,可說嚐夠了失敗的滋味,一次次打擊,換了別人,可能早被擊垮了。但本田卻戰勝了失敗帶來的灰心失意,他靠的就是一個字:幹!

在“好夢號”摩托車誕生之前,本田公司投入新機械的資金已達4.5億日元。一家從家庭式工廠起步的公司如此膽大妄為,至今想起來讓人不寒而栗。新機械大量地購入了,占了許多資金,但公司卻業務不振,連薪水都發不出,實在狼狽不堪。本田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他表情嚴峻,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研製的“好夢號”摩托車上。試車那天,“好夢號”終於上山了,本田和同事抱在一起又哭又叫。“好夢號”成功了!這是本田公司的第一輛真正的摩托車,由本田和河島設計。新車設計出來了,但銷路不暢,工廠大部分時間無所事事,令本田大為悲憤。但他不是那種能被困難嚇倒的人。他戰勝悲憤的方法,就是參加在代代木公園舉行的摩托車賽,以此來宣傳自己的產品。

本田摩托車狂馳如飛,遙遙領先,可是在轉彎時卻被樹木絆倒,人被摔出十多米遠。當人們把他送往醫院時,他卻狂呼道:“放下我!我要賽到底!”

這樣險象環生的車禍至少發生過4-5次,但本田也沒有被嚇倒。

1954年,本田公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使自己的摩托車得以參加國際比賽,結果被淘汰出局。

接著本田又用行動戰勝了慘敗帶來的恐懼。7年以後,本田摩托車終於在羅馬大獲全勝,囊括了大賽的前5名。本田摩托車在一夜之間,名聲響徹世界。訂貨單源源而來,不到5年,外銷金額突破了一兆日元大關。

本田成了媒介宣傳的英雄。但他自己卻說,他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那種失敗的滋味兒並不好受。縱觀他的奮鬥史,我們可以看出,使本田能夠越過“不好受的滋味”而獲得成功的,是因為他能不斷地把恐懼拒之門外。

做事不應猶猶豫豫,要敢於決斷,

一般說來,一個人在做事前先要決斷,能否敢於決斷將直接決定著勝敗。隻有敢於決斷,善於決斷,才能把握時機,取得成功。無論是在戰場、商場還是人生中的某個時刻,都是如此。

奧納西斯是聞名於世的希臘船王,他的成功主要得益於敢於決斷。

年輕的時候,奧納西斯流落在阿根廷街頭,窮困潦倒。後來經過努力,他發了點小財。1929年全世界範圍發生了經濟危機,當時的阿根廷也不能幸免:工廠倒閉,工人失業,百業蕭條,海上運輸業也在劫難逃,首當其衝。一天,他聽說加拿大國營鐵路公司為了度過危機,準備拍賣家當,其中有6艘貨船,10年前價值200萬美元,如今僅以2萬美元的價格拍賣。他得到這個消息後,決定買下這6艘船。同行們對奧納西斯的想法嗤之以鼻。是啊,從當時看來,海上運輸業實在是太不景氣了,海運方麵的生意隻有經濟危機之前的1/3,這樣的狀況誰還會傻得去從事海運業呢?一些老牌的海運企業家都紛紛轉行了。然而,奧納西斯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果斷決策:趕往加拿大,買下拍賣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