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告訴自己是第一(3)(2 / 3)

於是,就在愛因斯坦走出校園,初涉世事的幾年裏,他作為伯爾尼專利局裏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在物理學三個未知領域裏,齊頭並進,大膽而果斷地挑戰並突破了牛頓力學。在他剛剛26歲的時候,就提出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科學史冊上留下了深深的閃光的足跡。

斬斷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贏得出路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一種斬斷自己退路的勇氣。因為,如果身後有退路,我們就會心存僥幸和安逸,前行的腳步也會放慢;如果身後無退路,我們就會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為自己贏得出路。

戴摩西尼是古希臘著名演說家,他年輕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躲在一個地下室練習口才。由於耐不住寂寞,他時不時就想出去溜達溜達,心總也靜不下來,練習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橫下心,揮動剪刀把自己的頭發剪去一半,變成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陰陽頭”。這樣一來,因為頭發羞於見人,他隻得徹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頭,一心一意地練口才,演講水平突飛猛進。正是憑著這種專心執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大演說家。

1830年,法國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簽訂合約,半年內交出一部作品,為了確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寫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鎖在櫃子裏,把鑰匙丟進了小湖。就這樣,由於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徹底斷了外出會友和遊玩的念頭,一頭鑽進小說裏,除了吃飯與睡覺,從不離開書桌,結果作品提前兩周脫稿。而這部僅用5個月時間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文學巨著《巴黎聖母院》。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為了尋找一份能夠糊口的工作,他騎著一輛自行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替人放羊、割草、收莊稼、洗碗……隻要給一口飯吃,他就會暫且停下疲憊的腳步。

一天,在一家餐館打工的他,看見報紙上刊出了澳洲電訊公司的招聘啟事,他就選擇了線路監控員的職位去應聘。過五關斬六將,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3.5萬澳元的職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卻出人意料地問他:“你有車嗎?你會開車嗎?我們這份工作要時常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

澳大利亞公民普遍擁有私家車,無車者寥若晨星,可這位留學生初來乍到還屬無車族。為了爭取這個極具誘惑力的工作,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有!會!……”“4天後,開著你的車來上班。”主管說。

4天之內要買車、學車談何容易,但為了生存,留學生隻好孤注一擲。他在華人朋友那裏借了500澳元,從舊車市場買了一輛外表醜陋的“甲殼蟲”。第一天他跟華人朋友學簡單的駕駛技術;第二天在朋友屋後的那塊大草坪上摸索練習;第三天歪歪斜斜地開著車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駕車去公司報了到。

後來,他成了澳洲電訊公司的一名業務主管。

失敗隻是暫時的,成功的腳步不應因此停歇

失敗隻是一種暫時的狀態,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障礙,成功的腳步不應因此停留。隻有跨過了這道障礙,成功之花才會綻放。

猶太女作家戈迪默,無疑是猶太民族的驕傲。她是25年來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女作家,也是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以來的第7位女性獲獎者。然而,這份榮譽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澆鑄的,這當中,她多次麵臨困厄與失敗,但她從不沉淪,毫不氣餒。

戈迪默於1923年出生在約翰內斯堡附近的小鎮——斯普林斯村。她的父親是猶太珠寶商,母親是英國人,富裕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小戈迪默無限的憧憬和遐想。

6歲那年,她做起了當一位芭蕾舞演員的夢,舞蹈生涯最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人的修養和思想情感,也許這就是她追求的事業。於是,她報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劇團的行列。事與願違,由於體質太弱,她對大活動量的舞蹈並不適應,時不時一些小病小災糾纏著她,小戈迪默被迫放棄了對這項事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