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俗子的起落經驗
如果“體係蕭條”越演越烈,人類生活品質將每下愈況。原來活力充沛的社會組織,也將退化成沒有效率又自命老大的官僚機構。當一個組織從產品到主管,都變得越來越無趣,昔日的煌輝也漸漸褪色時,凡夫俗子揚眉吐氣的時代就來臨了。
一個層級體係往往會逐漸消洱人們的個性,人們以為自己在完成命運的安排,殊不知,他們已經成了被洗腦的機器人。我們可以從大自然中找到很好的證明。
毛毛蟲是學名為cnethOcampaprocessionea之昆蟲的幼蟲,它因沿著森林地麵匍匐前進的姿態而引人注目。每隻行進中的毛毛蟲,都以頭部緊挨著前一隻毛毛蟲的尾部前進。在毛毛蟲成長的過程中,橡樹葉是它們最愛的食物。一位研究毛毛蟲生態的科學家,在花盆中放了一圈毛毛蟲,每隻毛毛蟲的頭部緊緊地貼近前一隻的尾部,就這樣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爬個不停,直到餓死為止,然而,它們最愛的橡樹葉卻近在眼前。毛毛蟲運動的模式不會隨情況而改變,即使食物就近在颶尺,它們還是會受製於本能而活活餓死。
當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生活時,卻往往選擇模仿別人。
——哈法
適應環境、智慧幹與選擇的自由,都是人性的特點,但“體係蕭條”卻使人性越來越難以彰顯。縱然人類不像毛毛蟲,受到內在本能機製的控製,卻仍然表現出類似的行為模式。人類行為深受所屬層級體係的限製與操縱。人類不像毛毛蟲,卻比較像木偶。木偶的外形肖似人類,而其行動則完全受外力控製。“體係蕭條”下的可憐人類,可以用“排隊木偶”(pro-cessionarypuppet)一詞來形容,他們會經過生存、打卡、填表、執行無意義的儀式等階段。
強迫人服務,等於強迫人變形。
——弗羅斯特(R.Frost)
排隊木偶
“排隊木偶”今天已經形成一股龐大的社會勢力。他的名稱包括:普通人、沉默的大眾、多數人、一般人或是消費者。“排隊木偶”是功能性的人,他對工作的內涵漠不關心,卻對發明更新、更好的官僚程序極度熱衷。他因致力於研究行使職務的方法,而非發揮職務的實質內涵,才破人神化。舉例來說,太空人高度的工作效率令人尊祟,他戲劇化的太空探險k令全體人類引以為做。科學家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壯舉,為人類勾勒出美好的前景,然而“排隊的領袖們”卻過度沉溺於太空美夢,反倒對城市、鄉村,以及世界的現行問題避而不談。
“排隊木偶”如果地位獲得提升,他就必須被迫麵對一個痛苦的抉擇。進步的科技為人類提供了解社會問題的能力,但是人類在飛向地球的同時,卻坐視環境惡化、學校關閉,並任數以百萬計的人生活在赤貧當中。
人類還沒有發明出舒適的椅子,就已經進入飛行時代了。
——懷利(P.Wvlie)
●職業排隊木偶
“職業排隊木偶”(TheProfessionaiProcessionaryPuppet)亦可稱之為“組織人”(OrganizationMan),他們負責現代社會中各種組織的運作。他是一種典型人物,也是現代社會文化的象征,他代表著新一代的青英份子。高度專門化的趨式,使成功之門越來越窄,而升遷的標準則以體係中既存的價值觀為基礎,這不僅抹煞了個人的潛力,也混滅了人類的責任感。
典型的“職業排隊木隅”都是專家出身,他運用專業知識在工作崗位上展露才華,在公司客觀、公正地評估他的表現之後,為自己提供了升遷的機會。諷刺的是,他在個人專長領域內成績卓越,但換來的下場卻是被迫離開做來得心應手的職務,而被調升到一個令他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陷階中,以上就是一個人如何加入“職業排隊木偶”行列的詳細經過。他的特征是,沒有製定政策的責任——隻負責執行政策。
誰比較笨?是怕黑的孩子,還是畏光的大人?
——弗裏希爾(M.Freehill)
“排隊木偶”後遺症
“排隊木偶”當權時,會用本身有限的理解力詮釋社會現象。他常說:“我們可以做得到,所以讓我們放手去做。”他從事太空探險,因為所有必要的科技一應俱全。他發明了會過度消滅世界人口的核武器。他製造了上百罐的細菌,每罐都具有消滅十億人的威力,但可能成為受害者的全世界人口也不過三十億而已。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因為他是深中偏狹主義毒素的本位主義者。他受到精神壓抑的煎熬而導致感情匾乏。盡管他深受其害,卻不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任何對策都會牽涉到責任和人道價值。他所麵臨的問題,不是在槍或奶油之間做一選擇,也不是決定是否要修建造福百萬市民的快運係統,或者斥資三十億元發展登陸月球的計劃。
當眾人的想法大同小異時,就表示沒有人有真正的想法。
——李普曼(W.Lippmann)
●組織膨脹
專門化創造了不負責任的追隨領袖型的專家,為了管理他們,又必須聘請各種管理人才,以分層管理不同的專家。專門化增加了官僚製度的需求,官僚製度則製造了更多由平庸之人所設計的更製度化、更全麵性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