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人的其他差異
其他個體因素,如性別、年齡不同,對各種不同情緒刺激的反應亦有差別。男性屬陽,女性屬陰。男以氣為主,其性多剛悍;女以血為主,其性多柔弱。女性感情較脆弱、敏感,情緒易於波動,故易為憂鬱、悲哀、思慮致病;男性感情粗獷、性格豪放,易為大怒狂喜致病。兒童易為驚、恐致病,老年人則易為悲傷、孤獨感等致病。
怒傷肝
在中醫理論裏,怒傷肝。肝在人體中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肝髒是人體中最大的實質性髒器,是以代謝功能為主的器官,並在身體裏麵扮演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製造消化係統之中的膽汁等。
1.肝主疏泄
肝的疏泄功能,可使全身各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暢達、有序、協調,因此使得經絡通利、氣血和調、髒腑功能活動正常。倘若這個功能出錯,一方麵,有可能造成肝氣鬱結,出現胸脅、兩乳或少腹等足厥陰肝經循行部位的脹痛不適;另一方麵,有可能造成肝氣上逆,出現頭脹頭痛、麵紅目赤、吐血、咯血,甚至昏迷、暴死等情況。
肝的疏泄功能異常,還會導致婦女經行不暢,痛經、閉經或形成卵巢囊腫、子宮肌瘤、梅核氣、肝腹水等;倘若肝氣失常時影響脾胃的功能,導致肝氣犯脾或肝氣犯胃,那麼,有可能導致眩暈、腹瀉、腹脹疼痛、噯氣嘔吐、食欲不振、口苦、黃疸等。
2.肝藏血
肝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生理功能,假如這個功能出錯,會導致頭暈、眼花、肢體麻木、月經量少或閉經等等。
“怒傷肝”,大怒導致肝氣上逆,血隨氣而上溢,故傷肝。症見麵赤、氣逆,頭痛、眩暈,甚則吐血或昏厥卒倒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怒傷肝,悲勝怒。”以悲勝怒法是中醫情誌相勝的治療方法之一。中醫認為,怒為肝誌,悲為肺誌,因金能克木,而肝屬木,肺屬金,所以可用“悲”來治療各種由“怒”引起的疾患。
1.大怒導致頭暈目眩
從中醫的理論上說,“怒傷肝”,“肝藏血”,突然的生氣與大量喝酒一樣,能夠使得原本在肝髒中儲存的氣血一湧而出,湧向足厥陰肝經。沿著肝經的渠道,上達於頭頂,導致頭暈;上達於眼睛,造成眼脹;沿著絡脈的渠道,逆流入足少陽膽經,影響光明穴的功能,會導致眼花。當然,氣血上湧,上達於麵部,還會導致臉紅脖子粗,同時腳底卻因為缺血導致腳底麻。
生氣導致的頭暈、眼脹、眼花、腳底麻,治療的方法是:
首先,努力讓心情平複下來,持續的生氣,任何人都無法醫治。
其次,情況平複後,在兩側太衝穴下針或按摩。兩側太衝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主管肝髒氣血,能夠促進肝氣肝血的回歸潛藏,從而解除頭暈症狀。
然後,按摩右側陰包穴,解除眼脹、腳底麻的症狀。
最後,按摩兩側光明穴,以解除眼花的症狀。
2.大怒導致胃痛
“怒傷肝”,“肝藏血”,大怒使得本該在肝髒儲存的氣血突然大量湧向經絡。足厥陰肝經“挾胃”而行,從胃底經過,在生氣之時,倘若偏巧有胃氣虧虛的情形,那麼這大量湧出的氣血便直走胃了,輕者導致胃部脹滿,不思飲食;稍重些則導致胃部劇痛;再重些則導致大量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