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做事把握好尺度,才能把事情做好(2)(1 / 3)

半年後,工作室再次被盜!孩子很傷心,決定將自己的玩具全部搬進臥室;但父親不允許,說會弄髒家裏。又半年,工作室又失竊。如此多次,孩子已漸漸長成一個少年。他有些懷疑是父親在搗鬼:為什麼從不見父親為失竊而吃驚、防範呢?

偶然一天夜晚,兒子從外邊歸來,見工作室燈亮著,便溜到窗邊窺視:父親背著手,在雕塑作品前踱步、觀看。好一會兒,父親仿佛做出某種決定,一轉身,拾起一把斧子,將自己大部分作品打得稀巴爛!接著,將這些碎土塊堆到一起,放上水,重新和成泥巴。孩子疑惑地站在窗外。這時,他又看見父親走到他的那批小玩具前!隻見父親拿起每件玩具端詳片刻,還用臉頰貼貼它們,像親吻似的!然後,父親將兒子所有的自製玩具扔到泥堆裏攪和起來!

當父親回頭的時候,兒子已站在他身後,瞪著一雙憤怒的眼睛!父親有些羞愧,溫和地撫摸著兒子的臉蛋,吞吞吐吐道:“我,不是,哦,是因為,隻有砸爛較差的,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

十年之後,父親和兒子的作品多次同獲國內外大獎。

感悟:

有的人對自己取得的一些小成績,往往自認非凡,驕傲而不思進取,這樣就會使自己停滯不前。要想有所突破,就要丟棄那些從前的成績,從新開始,這樣才會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績。

關愛別人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美德

幾年前,穀豔峰患了一場大病,輾轉求治於全國各大醫院,接觸了不少知名醫生,其中兩位以不同的方式給穀豔峰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他們供職在同一家醫院,穀豔峰曾經在那裏住院治療了一百多天,兩位都曾做過穀豔峰的主治醫師。

還沒見到他們,穀豔峰就從護士口中知道了這兩位專家的故事。他們都是這家醫院的權威醫生,均是從醫一生,各有建樹,明爭暗比,誰也不服氣誰。

甲醫生畢業於名校,經常在全國各大醫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在國內醫學界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是多家醫學刊物的名譽顧問,一年中有好幾個月都要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地參加學術研討交流會,即便是像穀豔峰這樣在他們那裏長期住院的患者,能得到他的親自診治,也是很難得的。

乙醫生恰恰相反,師出無門,參加工作後,才從地方衛校進修了個文憑,先後在鄉鎮和小縣城的醫院裏幹了幾十年,經驗豐富,治愈了不少病人。後來,乙醫生被調進了這家省城的醫院。據說,乙醫生離開時,縣城那家醫院門口圍了好多人哭著喊著挽留他。

第一次見到甲醫生的時候,穀豔峰的心情頗為激動。那天他是帶著一群學生來查房,年近六十的他麵似銀盆,滿頭烏發,精神抖擻,聲音洪亮,鼻梁上那副金絲眼鏡讓人對其主人的淵博充滿信任,見到他,穀豔峰這個久治不愈的病人好像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穀豔峰是胸椎骨折導致中樞神經受損,每次醫生都要首先為穀豔峰檢查神經反應截麵有沒有下降,他把穀豔峰的被子揭至腰間,十分認真地輕劃、叩擊、詢問,用筆在穀豔峰的肚子上做標記,然後,又掀開穀豔峰下肢上的被子,看足部反應。做完檢查之後,他結合穀豔峰的病情細致地對學生們講解像穀豔峰這樣的病人治療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以便將來給高一級醫院提供詳細的資料。穀豔峰十分渴望聽到針對自己的病情,因此聽得十分專注。直到他離去,護士為穀豔峰蓋好被子時,穀豔峰才覺得身上在瑟瑟發抖——雖說病房裏有暖氣,可畢竟是十月的天啊,何況穀豔峰還是大病之人!聽了那麼長時間,卻始終沒聽到自己想聽的,穀豔峰難免有些失望,進而有些憤恨起來,好像自己剛才挨凍那麼久,隻是做了一回他講課的道具而已。

第二周來查房的,就是乙醫生了,甲醫生去參加一個學術報告團做巡回演講,要幾個月才回來。

看到乙醫生,穀豔峰一下子想起了電視劇裏的神醫喜來樂:黝黑的麵龐,微微躬著腰,如果不是穿著白大褂,還以為是從鄉下來的病號呢。乙醫生的身後也是跟了一群學生,例行的檢查也是一樣的程序,隻是乙醫生在給穀豔峰做胸部檢查時,僅僅揭開了一個被角,掖好被子後才開始做足部的檢查,檢查完之後,又把穀豔峰的雙腳輕輕抬起來,把被子掖好。然後輕聲細語地詢問穀豔峰的飲食,又說了一些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之類的鼓勵的話就走了。自始至終沒對學生們做任何講解。雖然一樣還是沒聽到自己想要聽的話,可穀豔峰的心裏卻沒有任何抱怨。

乙醫生的溫言細語和他為穀豔峰掖被子的情景,讓穀豔峰感覺當時自己就是一個嬰兒,而乙醫生就像母親一樣對穀豔峰嗬護,溫暖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