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逃出升天(3 / 3)

隻是眼下,鄭綏卻管不了這些,她隻知道,她要出去,不能在這兒待著,隻有一牆之隔,隻要那兩個婆子一回來,現這棵樹掉了一地的葉子和樹枝,會很容易現她的。

這座寺廟,她在的這幾日,連鍾聲都不曾聽到過一次,想來是個荒廢的廟宇。

鄭綏起身時,才覺腳裸處一陣巨痛,伸手摸了摸,額頭上直冒汗。

又緊緊咬了咬牙,試著走了幾步,一瘸一拐地往外走,至於地形,她先前在闕台上時,已看了許久,更是看得分明。

如今終於出來了,她想起,袁三娘子和她過,出去找武侯,而袁三娘子還在裏麵,找到武侯後,還要讓人來救袁三娘子。

心中多了份信念,渾身仿佛多了幾分力氣,腳下的步子,越加地快起來,什麼疼痛都顧上不上了。

出了寺廟的大門,匾額上寫著定願寺,字跡已些微有些模糊。

看到這三個字,鄭綏心頭一驚,果然是座荒廢的廟宇,隻是沒料到,她們竟然是在京口,四叔公一家就在京口,隻是她還從未來過。

此刻,鄭綏倒有些後悔,之前若是跟四郎來過一趟四叔公家,至少如今,她能夠直接去四叔公家。

難怪方才從寺廟中一路走出來,處處都栽滿了桑樹。

定願寺是京口一座享有盛名的佛寺。

從前看京口地方誌時,上麵有記載這座久享盛名的佛寺。

至於這座寺廟最後荒蕪,卻是本朝的事。

據稱,定願寺是前朝侍中蕭應捐獻的住宅,所建造的寺廟,不僅寺中桑樹叢生,尤以佛堂前的那棵桑樹,樹齡最大,據已有兩人合抱粗細,而前朝明帝時,這棵桑樹出現了怪異,橫向生出的五枝大主幹,每枝主幹上的葉子和桑葚,顏色各不相同,整棵樹看起來五顏六色,尤其是桑葚結果的時節,樹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果實,很是好看,以至於定願寺因這棵桑樹而遠近聞名,身在建康的高門大族,都有人特意趕過來一睹風采,時間久了,所有人都引以為奇觀,更有僧彌與信佛的人,把這棵樹稱之為神桑。

此名一開,前來觀看和施錢供物的人就更多了,這座寺廟,甚至把建康城中的建初寺,雞鳴寺以及棲霞寺都給比了下去,一時風頭無二。

定願寺,也因此成名。

那棵神桑,更是被視為鎮寺之寶,吸引了許多信佛之人。

及至本朝高祖開國,聽此事後,很是反感,認為定願寺有迷惑人心的嫌疑,遂令當時的給事黃門侍郎王欽把這棵樹給砍掉。

據,砍樹當日,昏地暗,狂風大作,樹砍倒後,有紅色的樹液流出來。

圍在定願寺前的一眾信徒,為之哭泣不已,在寺前靜坐了三,方才離去。

後來,高祖下令,讓寺裏的僧彌全部還俗,定願寺由此廢止不用。

這是前事,鄭綏從寺裏出來,門是微微輕掩著,門板上斑駁點點,陳舊朽化嚴重,門口臨街,稀稀疏疏有幾個行人來往,隻是鄭綏淩亂的女絲,渾身是傷,特別是一身中衣,又從寺裏走出來,格外引人注目。

連連有人回頭。

鄭綏假作渾不在意,依舊一瘸一拐地往坊間走去。

通常來,坊間都有武侯巡羅。

隻是剛走兩步,一抬頭,就看到一群人騎著大馬從北邊而來,為的人,影子有幾分熟悉,鄭綏忙地快走幾步,定睛一看,心頭一陣狂喜,仿佛於黑暗中看到一點黎明的曙光,心頭所有的提心吊膽,一下子得到鬆卸了。

終於鬆了口氣。

也顧不上開路兵士的清道,直往前過去。

隻是想要喊,張嘴,隻出嘶啞的聲響,不出一個字來,於是隻得揮手,不料,卻讓前來清道的兵士伸手蠻橫地一推,推倒在路旁,鄭綏倒地後,卻像用盡了身上盡餘的一點力氣,掙紮了兩下,無法起來,昏了過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