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信仰 修行篇(5)(2 / 3)

通過誦經功德的慈航普度,

也能免於沉溺在生死大海之中。

469

牙齒以堅硬易毀,故聖賢貴柔;

刀刃以尖銳快摧,故聖賢貴渾;

神龍以難見稱瑞,故聖賢貴潛;

滄海以汪洋難量,故聖賢貴深。

470

死,要死得有價值;

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

活,要活得有尊嚴;

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

471

在學識上要力求博大精深,

在修養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472

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自我更新,不斷淨化;

自我實踐,不向外求;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473

勢力不可使盡,勢盡則傾;

福德不可享盡,福盡則衰。

474

智者養神,愚者養身,君子養德,小人養威。

475

不擇細流終成海洋,不辭土壤終成高山,

不恥下問終致淵博,不飾過失終達善美。

476

無錢無緣由他去,隻修福慧作慈航;

少衣少食不計較,隻求心內有寶藏。

477

從謙虛中體驗樂趣,從忍辱中培養美德,

從自製中克服物欲,從寧靜中安頓身心。

478

在貧困中,要有忠心誌氣;

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

在富貴中,要有善心義氣;

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氣。

479

夢想打開理想之門,理想開辟成功之路。

480

滿足之樂樂無疆,多欲之苦苦難了。

481

樂莫大於無憂,苦莫大於多欲,

富莫大於知足,貧莫大於貪婪。

482

藥無好歹,愈病者良;法無勝劣,相應者勝。

483

樂智者,經營利益,更經營文化

求仁者,經營自我,更經營道義

好禮者,經營財富,更經營善友;

慕道者,經營快樂,更經營法喜。

484

有用的話一句,勝於無益的千言萬語;

有益的事一件,勝於無用的千辛萬苦。

485

我與大眾要融合共處,我與金錢要能知善用,

我與衣食要惜福不奢,我與身心要淨化莊嚴,

我與自然要同體共尊。

486

一句真理無價寶,比金比銀萬倍好;

人間道德無價寶,比山比岸萬倍高。

487

一句善心美言,即是天堂的花香;

一聲嗔恨惡語,即成地獄的刀劍。

488

明古訓可以懲心,寡酒色可以清心,

祛私欲可以養心,悟至理可以明心。

489

功名富貴轉眼空,唯立功、立德才是真受用;

世間三界皆火宅,唯安身、安心才是好淨土。

490

安樂是鴆殺誌氣的毒餌,

苦難是陶鑄聖賢的洪爐。

491

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怕是非,不聽是非。

492

說話如同射箭,

出去了就收不回,因此要謹口慎言;

煩惱如同野草,

生了根就燒不盡,因此要防心離過。

493

無爭,並非不能爭,是能爭而不願爭;

無求,不是不能求,是能求而不願求。

494

最糊塗的人,好說是非;最愚癡的人,好聽謠言。

495

最可恥的語言,是揭發別人的隱私;

最鄙劣的行為,是打擊別人的善行。

496

能不計較小事,便能減少心靈上的負荷;

能不聽人閑話,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爭端。

497

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

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

498

放縱自己,罪大惡極;論人隱私,禍患無窮。

499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尤人。

500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

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上不欺聖,君子所以慎獨。

501

脾氣慢半拍,吵嘴一回合,

見麵三句話,交談要微笑。

502

眼要明,明不失誤;口要謹,謹不惹禍;

膽要細,細不妄為;氣要平,平不執拗。

503

非分之想莫起,無益之事莫做,

虛妄之言奠說,不義之人莫交。

504

多言必失,多不言亦必失;

禍由口出,福亦多由口出。

505

世間最難聽的聲音是譏諷,

世間最好聽的聲音是讚美,

世間最動聽的聲音是掌聲,

世間最耐聽的聲音是寂靜。

506

對自己要做到不忘初心,對佛教要做到不請之友,

對朋友要做到不念舊惡,對社會要做到不變隨緣。

507

封閉的門窗,隔絕了外界的接觸;

封閉的心靈,局限了思想的空間。

508

會“聞”,於道才能接受;

會“思”,於道才能受用;

會“修”,於道才能奉行。

509

智者,以美化心靈莊嚴色身;

仁者,以悲憫眾生升華人格;

勇者,以解救苦難完成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