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者,以福慧雙運圓滿生命。
510
自省而後會自覺,自覺而後有自信,
自信而後可自強,自強而後能自立。
511
人生最美好幸福的事,是心中有一盞明燈;
人間最自由平等的事,是心內有一個真如。
512
破戒,是個人行為的過失,
隻要至誠懺悔,重生有望;
破見,是根本思想的動搖,
猶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513
對世間五欲要能放得下,
對真理信仰要能提得起,
對自己發心要能信得過。
514
貪者,諸惡之始;嗔者,諸障之由;
癡者,眾罪之源;慢者,眾失之本。
515
社會的病態——執著、功利、自私與暴力;
禪者的良方——放下、寬廣、大公與慈悲。
516
讚美的語言,像香水,
小小一滴,就能彌漫四周;
勸誡的音聲,像洪鍾,
輕輕一敲,足以震撼四方。
517
酷暑寒冬都美,南北東西都好,
高低上下都妙,人我界限都無。
518
大海能包容魚蝦,大地能包容走獸,
虛空能包容萬物,真心能包容一切。
519
人生如大地,可以普載萬物;
人生如天空,可以覆蓋大眾;
人生如福田,可以耕種收獲;
人生如智庫,可以擷取使用。
520
信心如瓔珞,可以令人身心莊嚴;
信心如手杖,可以令人行進無憂;
信心如寶藏,可以令人獲得財富;
信心如城池,可以令人安全無慮。
521
耳聞不如目視,目視不如手摸,
手摸不如心明,心明不如真知。
522
行路困難,不在山水阻隔,隻在不同人情與人心;
修道艱難,不在業障深重,隻在不知方法與正見。
523
一切快樂,沒有比祥和更為快樂;
一切享受,沒有比寧靜更為享受。
524
有情有義,於情義中,覺悟真理;
有甘有苦,在甘苦中,領會無常。
525
內心的昏暗,因懺悔而光明;
無邊的煩惱,因懺悔而止息;
堅固的傲慢,因懺悔而柔軟;
覆藏的恐懼,因懺悔而安樂;
仇結的怨懟,因懺悔而解除;
無明的嫉妒,因懺悔而包容;
怠惰的放逸,因懺悔而勇猛;
無盡的熱惱,因懺悔而清涼。
526
生命的去來,如同薪盡火傳,生命的火苗永不停息;
生死的轉變,如同搬家喬遷,生命的主人仍是一樣。
527
要遠離“苦聚”,才能獲得安樂;
要知道“無常”,才能擁有希望;
要懂得“無我”,才能融入大眾;
要明白“空性”,才能真空妙有;
要消除“惡業”,才能美善人生;
要識得“因果”,才能心甘情願;
要了透“緣起”,才能真相大白;
要實踐“中道”,才能安身立命;
要證悟“般若”,才能自由自在;
要圓滿“涅槃”,才能究竟人生。
528
因為世事“無常”,所以文明才得以進步;
因為生命“無常”,所以未來才抱有希望。
529
正念如盾牌,可以抵禦強敵,保衛自身;
正見是盔甲,可以抵擋誘惑,遠離三毒。
530
高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
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
天地無私,故能覆載萬物;
真如無相,故能遍一切處。
531
煩惱是妄想分別,應該要遠離;
生死是曠古秘密,應該要探究。
532
隻要有根,當春雷驚蟄,
就能頂天立地,枝繁葉茂;
隻要有翼,當秋風吹起,
就能展翅上揚,探索碧空;
隻要有德,當時機成熟,
就能樹立形象,贏得人敬;
隻要有道,當因緣聚會,
就能照破無明,見自本性。
533
健康,是最真的富貴;
知足,是最大的財富;
信仰,是最好的品德;
包容,是最美的情誼。
534
人之修養應:如山之穩重,如山之包容,
如山之崇高,如山之堅忍。
人之美德應:如水之流通,如水之清澄,
如水之深邃,如水之廣闊。
535
歲寒三友:鬆、竹、梅,
宇宙三要:天、地、人,
人生三德:智、仁、勇,
心中三毒:貪、嗔、癡。
536
石頭用堅忍行走,星球用引力行走,
曆史用過去行走,偉大用卑微行走。
537
因為無知、無明,所以有煩惱、有痛苦;
因為無爭、無求,所以有法喜、有自在。
538
不分你我,而能相親相愛,宇宙何其寬廣;
不忌殘缺,而能相知相惜,人生即是圓滿。
539
人生如畫,自許做一支彩筆,
彩繪出自己燦爛的生命;
人生如戲,自許為一流導演,
編導出人我圓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