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贏得合作是人際交往的至高境界(2 / 3)

自以為是的人總以為自己最客觀,別人都失之偏執,這種想法無疑是在畫地自限。

反之,虛懷若穀的人承認自己有不足之處,樂於在與人交往中汲取豐富的知識,重視不同的意見,從而增廣見聞。

尊重差異是適應對方的前提,如果都不能尊重對方與你的差異,適應對方就無從談起。

教育家李維斯(R。H。Reeves)的著名寓言《動物學校}(TheAnimalSch001)中闡述了個別差異的重要性: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教育一下應付未來的挑戰。校方規定的課程包括飛行。跑步。遊泳及爬樹等本領,為方便管理,所以動物一律要修全部課程。

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可是對遊泳一籌莫展,甚至精神崩潰。

而鴨子遊泳技術一流,飛行課的成績也不錯,可是跑步就無計可施。為了補救,隻好課餘加強練習,甚至放棄遊泳課來練跑步。到最後磨壞了腳掌,遊泳成績也變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績,隻有鴨子自己深感不值。

鬆鼠爬樹最拿手,可是飛行課的老師一定要它自地麵起飛,不準從樹頂下降,弄得它神經緊張,肌肉抽搐。最後爬樹得丙,跑步更隻有丁等。

老鷹是個問題兒童,必須嚴加管教。在爬樹課上,它第一個到達樹頂,可是堅持用最拿手的方式,不理會老師的要求。

到學期結束時,一條怪異的鰻魚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強能飛。能跑。能爬的成績,反而獲得平均最高分,還代表畢業班致詞。

另一方麵,地鼠為抗議學校未把掘土打洞列為必修課,而集體抵製。它們先把子女交給獾做學徒,然後與土撥鼠合作另設學校。

2.集思廣益是合作的前提

喬治·布什在就職演說中這樣說到:“我以聖徒之所望自勉:

對關鍵性事務——整合;

對重大的事務——求變;

對所有的事務——寬大。”

布什之所以這樣說,在於他真正懂得集思廣益的重要性。

集思廣益(Synergy)是人類最了不起的能耐,也是贏得合作的關鍵。惟有兼具人類的特有天賦。利人利己的動機及設身處地的溝通技巧,才能達到集思廣益的最高境界。集思廣益不但可以創造奇跡,開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發人的最大潛能,即使麵對人生再大的挑戰都不足懼。

集思廣益的觀念源自人類社會交往中再普通不過的一條常識:全體大於部分之和。有些不同種的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互相纏繞,土質因而改善,植物也比單獨生長時更為茂盛。兩塊木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個別承受力的總和,兩種藥物並用的療效也可能大於分開使用之和……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

當然,集思廣益也有缺陷。集思廣益,也就是集體創新,最令人不安的正是創造的結果吉凶難卜。冒險。探索與創新的精神必須以高度安全感為後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惟有肯放棄眼前安適環境的勇者,才能開疆辟土,邁向新境界。

集思廣益需要溝通。其溝通,是指敞開胸懷,接納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也貢獻自己的淺見。誰也沒有把握事情會如何變化,最後結果又如何。但安全感與信心使你相信,一切會變得更好,這正是你心中的目標。

很少人曾在家庭或其他人際關係中,體驗過集體創作之樂,反而習於多疑閉鎖的個性。這常造成一生中最大的不幸——空有無盡的潛力,卻無用武之地。

3.團隊合作是組織成功的保證

在團隊中,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協助與合作,任何人都無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麵都把都他們自己聯合起來,建立在和諧與諒解的精神上之後,這一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將因此倍增他們自己的成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