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年陪伴未婚妻和未婚妻的母親在湖上劃船。未婚妻的母親有意試探小夥子:“如果我和我女兒不小心一起落到水裏,你打算先救誰呢?”這是一個兩難選擇的問題,回答先救哪一個都不妥當。那青年稍加思索後便回答:“我先救未來的媽媽。”母女倆一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未來的媽媽”模棱兩可,一語雙關,使人皆大歡喜。這就是模糊語言的妙用,它可以幫你化解難堪。
一般來說,批評。忠告最好使用模糊語言,多用一些“好像”。“可能”。“看來”。“大概”之類的詞語,顯得留有餘地,語氣委婉一些。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時,老師不宜訓斥學生:“你怎麼搞的?昨天你肯定沒有複習!”而應當使用模糊語言說:“看來,你好像沒有認真複習,是不是?還是因為有點緊張不知該怎麼說呢……”最好的做法是把批評對方的缺點過錯變成提出希望和要求,上麵的話最好說成:“希望你及時複習,抓住問題的要領,爭取下回做出圓滿的回答好嗎?”而稱讚表揚最好直言明說,用明確語言。特別是當男人讚美女人時,為了使女人易於了解你對她的讚美,更應該用具體的言語表示,譬如“你烏黑的頭發很有光澤”。“你的眼睛真是迷人”等。因為一般的女性不管多美,總對自己的容貌或身材,或多或少有點自卑感,甚至就男人看來某些根本微不足道的問題,女人也會耿耿於懷,自卑不已。所以,男人若以抽象的言語讚美對方,反而讓對方誤以為是在譏諷她,對你再也不予信任。對方若是個美女,你不妨直接用“你長得真像x x明星哩!”來讚美她。
當你約人見麵時,為了表示尊重對方,顯得隨和,也要用模糊語言。比如說:“明天上午我在家,你有空就來吧。”或是說:“請您明天上午來,我在家等候您。”如果你說得很明確:“請你明天上午9點準時到我家裏來。”會讓人覺得有點被“勒令”的感覺。若是約請上級。長輩和異性到家裏來,這樣說話就更顯得不禮貌。不客氣了。
由此可見,若能巧用模糊語言,將有助於你的人際交往,改善你的人際關係。
2.溝通協調顯“魔力”
(1)認清溝通方式的改變
當代社會中,溝通對於個人身心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人際關係的協調。衝突的解決乃至社會分工協作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自我獨立意識的增強。各種不同文化的融合。世界一體化趨勢的增強,溝通這個問題顯得比任何時代都更為重要。縱觀當代社會生活,溝通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主題。人們對溝通抱有莫大的希望,希冀著所有的問題能在溝通過程中迎刃而解。
為什麼當代的人們如此執著於溝通問題呢?或者說是什麼原因和情形推動著人們對溝通問題的關注?著名哲學家麥基翁認為,這是當代社會四大趨勢彙合的反映。
①人們對文化。團體和個人之間差異的寬容明顯增強。從美國對外。對內政策的轉折,我們可以看出對文化差異寬容的增強。20世紀初,美國人不尊重文化差異,在他們的觀念之中,惟有美國民主至善至美。然而到了後來,美國變得較能容忍文化多元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與前蘇聯的關係也趨於緩和,在東南亞和中東推行不結盟政策也是美國顯露出較能容忍文化差異的一個例子。與此同時,對團體和個人差異的寬容亦在強化。
②文化間和文化內的相互依賴日益增強。全世界資源分布不均使各國利用其比較優勢相互輸出產品和勞務。任何一種文化一旦停止輸出其資源,立即會嚴重損傷其他文化。雖然工業化。都市化及其衍生物——職能高度專業化和勞動嚴格分工,使同種文化的M1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疏離,然而,今天的人們在商品和公共服務方麵的依賴性已遠遠超過從前,這種趨勢也是促使人們重視人際溝通的原因。
③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傳播工具效率不斷增強。高效的溝通手段迅速普及使人們進入了一個“地球村”,在這裏每天都會遇到追求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追逐不同利益的人,以及同一家庭中想法不一的手足同胞,我們必須與他們和睦相處,泰然合作,積極溝通。
④尊重差異作為溝通和協調行動的前提,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什麼要溝通協調?個人。團體乃至國家在處理和應付實際問題時為使事態對雙方均有利和滿意,勢必要協調他們的行動。各種職業團體的罷工,種族團體的騷亂,社會組織的示威遊行以及個人之間友情關係的斷絕,多半是由於溝通的缺乏和利益協調失敗造成的。
這四大趨勢在當代的彙合使得溝通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第一,溝通發生的原動力已經由勸導和促變轉化為理解和談判。過去人們進行溝通,往往是出於想說服他人,把他人的觀點扭轉到自己這一方觀點和立場上來。
第二,卓有成效的溝通已由原來的主要依靠屬於同一價值觀體係的象征符號,轉變為依賴在不同的。有時是對立的價值觀體係中保持中立的象征符號。
第三,溝通關係的進展和瓦解的條件,已經由是否承認共同價值觀為重點轉變為是否承認相互依賴為重點。在過去,溝通關係往往以雙方互相知曉共同的價值觀為開端,雙方在共同價值觀引導下承認某些問題,並達到意見一致,溝通關係才能向縱深發展。
在當今,這種慣常的做法由於多種差異和相互依賴現象的增強已不複存在。承認差異和深刻理解相互依賴關係,成為發展溝通關係的基石。
溝通關鍵是尋找和建立協議的基點,以便發展一種能夠指導重大聯合行動的認同感。一個人若是準備同他人結成有效的人際關係,就必須首先承認他人價值觀中的獨特之處,並向他人表示支持和承認。當今社會,溝通的實質是一個人首先承認他人所選擇的文化組織和人際關係,進而改善這些關係所必需的溝通技巧。人際溝通以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為內容,其重點是把那些先前已有的組織。文化和跨文化溝通係統充分聯結起來。
人際溝通主要涉及的是個人,但它所涉及的是溝通關係中的個人,而這種關係本身又往往蘊含於組織。文化和跨文化溝通係統之中。人際溝通中經常會發生大量的棘手問題,其根本原因在於個人。人際溝通係統及組織溝通和文化溝通的需要之間的不一致性,甚至在某一時刻在根本上相矛盾。隻有當個人。組織及跨文化溝通係統之間的需要相互協調一致,溝通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2)了解溝通形態
一提到溝通方式的轉變,就牽涉到溝通形態問題。下述四大基本命題,有助於更有效地溝通,進而建立更有利的人際關係:
①人們通常使用的三大溝通形態相混合。形態是指我們用以接收與發送信息的方式——言語的。非言語的以及行為的。每一種形態都不會單獨存在,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由三大基本溝通形態混合而成,隻是混合比例因人而異而已。
②大多數人都具有多種溝通形態。有些人在放鬆或喜歡的情況下,有一種主溝通形態,而在緊張或不喜歡的情況下,有另一種溝通形態,這就是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行為可能有極顯著差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