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自我推銷與口才(2 / 3)

“這些我全都明白。”有位口才訓練班的學生對教師說,“可是,我總是不敢麵對學習的艱難考驗。”

“什麼艱難考驗!”教師答,“快把這種思想從心裏除去。你從來就沒有用正確的征服者的精神來考慮過學習。”

“那是什麼精神?”這位學生問道。

“冒險精神啊廣教師告訴他。接著教師又對他談起一個理論:即借著當眾說話而走上成功之路的同時,個人的個性更能因此而開朗起來。

“我要試試,”學員最後說,“我要去從事這項冒險。”

抓住每一次機會鍛煉口才需要你克服內心的恐懼,所以我們說這是一項冒險,在這項冒險中,你的自我導引的力量與敏銳的觀察力將會為你提供力量,同時你會發現這項冒險會改變你,不論內在的或外在的。

(3)善於利用語言

好口才的一個最主要的方麵就是你運用語言的技巧。隻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注意利用好語言,才可能擁有好口才。

①“學會善意的撒謊”。這是相當有分量的一句話,有時你撒了謊,但是你的男朋友並不知道,他可能會為了這句話而加深對你的愛,因為這句話在無形中,表達了你對他的愛慕與信任。

撒謊之前,必須要有露出破綻時的心理準備,一看情勢不對,能馬上很自然地說:“其實我是騙你的!”反正,撒謊時,應說得有趣且皆大歡喜。例如,和男朋友約會那天,你可能剛好跟公司的同事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非常不好。不過,在見到男朋友的時候,應該馬上改變態度,含笑說:“我今天過得很愉快,你呢?”當你這樣講了之後,原本非常懊惱。鬱悶的心情,就可能立刻一掃而光。這就是善意的謊言的作用,不但令對方快樂,同時也暗示自己追求快樂,何樂而不為?

另外,還有一種善意的謊言,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應用到,那就是對知道的事裝做不知道。有些人為了爭強好勝,對一些不懂的事,裝做很內行的樣子,這反而是一種不好的做法。尤其是對於公司的內幕,或是同事的閑話,還是少說為妙。時常批評別人,或是講別人閑話的人,往往讓人敬而遠之。

撒謊固然不好,但善意的謊言,則無可厚非。隻要出於一片誠心,為對方著想,對方絕對不會怪你。因此,你必須要學習這種有效的撒謊方法,以便在會話中靈活運用,更好地向別人推銷自我。

當然善意的撒謊應該是有原則的,撒謊應該站在關懷對方的立場,最起碼,說出來的話不可以傷害對方。如果說出來的謊言連自己都沒有辦法接受,或者使對方產生厭惡感,那麼你最好不要使用這種謊言。

下麵的“謊言”也許會讓你深有感悟。“每次和你約會時,總是在衣櫃中翻半天,老覺得每件衣服都不好看,真覺得自己有點發神經了……”這種謊言,是一種俏皮。可愛的謊言,更深遠的意思,已經在無言中流露出來了,對方必定會為你所動。

有的女性很會為男友著想,擔心對方的經濟能力不夠,因此,在約會的時候就說:“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對出租車有畏懼感。’或:“每次坐在高級餐廳或咖啡廳時,我總覺得渾身不自在,似乎那種地方太過於莊嚴,不適合我。說起來,我還是喜歡坐在陽台上欣賞夜色。吃自己煮的麵,這樣比較沒有拘束感。”若對方真的投有很充裕的經濟能力,聽到這些話,盡管他可能知道你是在撒謊,但是也一定會為女友的溫存體貼而感動。

假如你和男朋友到餐廳去吃飯,喝了一杯酒後,你的臉就紅起來了,這時,你可以對他說:“知道嗎?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喝酒……”聽完之後他一定會很開心的。

總之,撒謊要看情形,說話要得體,從對方的立場出發。隻有這樣,你才可能贏得好感,讓別人認為你是一個愛關心他人的人,你也就取得了推銷自我的成功。

②不要逞口舌之能。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某一天晚上,作為羅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經紀人,卡耐基在倫敦學到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訓。大戰期間,史密斯爵士曾任澳洲空軍戰鬥飛行員,被派在巴勒斯坦工作。歐戰勝利後不久,他以30天之內飛行半個世界的壯舉震驚了全世界。澳洲政府頒贈他5000美元,英皇授予他爵位,有一陣子,他是聯合王國最受注意的人。一天晚上,卡耐基參加一次為推崇史密斯而舉行的宴會。宴會中,坐在卡耐基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位先生談到他所征引的那句話出自聖經。這肯定錯了。卡耐基很肯定地知道出處,一點疑問也沒有。為了表現優越感,卡耐基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此時坐在卡耐基左邊的是位叫法蘭克·葛孟的人。他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有多年,於是兩人都同意向他請教。葛孟聽了,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下,然後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據我所知,這句話不是出自莎士比亞,而是出自聖經。”

那晚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葛孟說:“法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

“是的,當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戴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會使他喜歡你嗎?為什麼不保留他的顏麵,他並沒問你的意見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見,為什麼要和他抬杠?”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能言善辯,希望自己能夠駁倒別人的看法,但是,並不是話越多越好。卡耐基的這個故事說明,說話要講究場合,不要逞一時口舌之能,這樣除了引起衝突和爭吵外,不會有其他好處!這也是推銷自我的大忌,你越想極力地表現自我,結果反而不好。

“沉默是金”,這並不是說人應該閉口不言,而是說,不要妄言。因為“禍從口出”,言語不當,可能招致對自己不利的影響。

③把握初次會麵時的話題。當某人介紹你與某人認識時,或者你主動與初次謀麵的人交談時,必須注意的一件事情是:由於你們是初次會麵,因而,不宜說得太過火,不要太過於幹涉對方的事,說話必須給對方留點餘地。

公司的一位老職員在迎接新職員的晚會上,問一位新職員:“你畢業於哪一所學校?”

這個時候,新職員不得不說出;“我畢業於某某學院……”

這麼一回答之後,如果是一所著名的學校的話,尚有話可以說,假如是不太有名氣的學府的話,談話就很難繼續下去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管是著名的學校,或者是名不見經傳的學府,畢業生總是喜歡自己的母校的,他們絕對不喜歡他人去藐視自己的學校,總會很樂意向對方說出自己的母校。然而,聽到了這句話之後的老職員偏偏不識趣,緊緊地追問著:“有這樣的學府啊!它在哪兒啊?”

這麼一說,很可能就會傷到對方的自尊心了。

就算是所著名的學校,情形也不會很好。“啊,你真了不起,畢業於那一所學校!”

或許,他從心底如此地稱讚你,然而,也不一定會如此地說。可能他會揶揄地一笑,然後說:“是嗎?不過任何好的學校,學生都是好壞不一的……”

他仿佛在暗示著說,這名來自著名學府的新職員也不見得就是好學生。這麼一來,更叫人傷心欲絕了。

原則上來說,對於初次會麵的人,還是不要問及他畢業的學校較好。

不管如何,初次會麵時的交談,必須選擇不會傷及對方自尊的話題;否則就會出現難堪的局麵,而你也別想推銷自己。

④表達清楚,用語簡潔。自我推銷的過程中,隻有講話者對問題的概念明確,其思想才有被對方領會。接受的可能。否則,容易造成誤解。

隻有表達清楚,用語簡潔,才能準確快捷地把信息輸進對方的大腦裏,讓對方能夠快速。全麵地認識你和你的思想。

說話不同於寫文章,文章寫了之後,可以字斟句酌,可以刪改;而說話要緊扣一個中心,才能有針對性。

同時,講話要做到條理分明,先說什麼,後說什麼,要有一個合理的順序。

說話要層次分明,避免犯下麵兩種錯誤:

一是引用的對話太多。例如:你要向人陳述自己和朋友見麵的經過,一會兒是“他說……”,一會兒又是“後來我又說……”,接下去又是“他又說……”,“那時我就說……”,“這時他又說……”。這樣“說”來“說”去,把人都聽糊塗了。

二是在講話中事無巨細,講太多的細節。如這段話:“我到一家美容店去做麵膜,在XX路的轉角,門牌是X X號。X X路正在修馬路。我記得這家美容店是五年前開的……”講了一大堆話,人家不知你想說什麼。其實你不必說這麼多,直截了當地說出你走進一家美容店,看到一個美容師是你中學的同學。她什麼時候幹起美容師的呢?這才是你的故事要點。

要做到表達清楚,用語簡潔,就應注意:在一番較長的講話完了之後,為給人留下一個清晰。明確的印象,就要加上明確的結語,以使人有一個完整的感覺。

特別是對於一些不斷改變話題的談話,層次不容易顯露,中心也不突出,更應如此。所以,講話結尾時簡明扼要地把全部內容做一次總結,是十分必要的。

表達清楚,用語簡潔是自我推銷中必須掌握的語言技巧。

3.演講技能的培養

演講是體現好口才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自我推銷最直接的工具。演講時的激情是最能感染聽眾的了,同時也最能讓別人對你有一個好的印象以及正確的認識。演講也是推銷個人魅力和思想的絕佳手段。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麵來培養演講技能呢?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的話,可以很快地認識到,有的電視節目收視率很高,因為主持人能夠請觀眾發表看法。這些主持人說話的方式頗能引起觀眾的注意。這些人顯然都不是職業演講家,從未受過溝通藝術的訓練,有的甚至文法很差,並且讀白字。可是他們都很有趣。他們說話時,一點沒有上鏡頭的恐懼,而且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其中的奧秘何在呢?就因為這些主持人——單純而平常的男人和女人,能夠抓住全國觀眾的注意,就因為他們談的是自己——自己最難為情的時刻,自己最美好的回憶,或是如何遇見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他們壓根兒沒想到什麼緒論。正文和結論,他們也不關心什麼遣詞造句或文法結構。然而,他們卻能獲得觀眾的欣賞,讓觀眾完全被他們所說的事情深深地吸引。

演講的技能並非天生,而是可以培養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培養演講的技能:

(1)從個人情景中選題

那些男女主持人們自身活生生的故事,使得那些電視節目十分有趣,因為他們是在談自己的親身經曆,他們談的是自己知道的事。

演講的第一步就是選題。選題時既要做到自己有話可說,又要能讓觀眾產生濃厚興趣。有調查表明,滿足這一條件的選題最好是與某些特定的個人背景相關:

第一,早年成長的曆程。與家庭。童年。學校生活有關的題目,一定會受到注意。因為,在成長的環境裏如何麵對並克服困難的經過,是最能引發觀眾的興趣的。

不論何時,隻要可能,就把自己早年的人生實例穿插在演講中。一些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戲劇。電影和故事,大多是與人們早年遭遇的挑戰有關的,足見這方麵的題材頗具價值,可用於演講。但是,小時候發生的哪些事情會讓聽眾產生興趣呢?有個方法測驗:多年之後,如果某件事情依舊鮮明地印在你自己的腦海中,呼之欲出,那幾乎便十拿九穩會令聽眾感興趣了。

第二,早年為出人頭地的奮鬥史。這是洋溢著人情味的經曆,也是足以讓聽眾品味的選題。例如,重敘自己年輕時為了發跡所做的努力,總是能吸引聽眾的注意。你是如何從事某種特別的工作或行業的?是哪些錯綜複雜的因素造就了你的事業?告訴聽眾,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為了創建未來,你曾遭遇的挫折。你的希望以及你的成功;活生生地描繪一個人的生活。這樣的題材多半是最有把握的題材。

第三,愛好及娛樂。這方麵的題目依各人喜好而定,因此,也是能引人注意的題材。說一件純粹是因為自己喜歡才去做的事,是不可能出差錯的。對某一愛好發自內心的熱誠,往往能使你把這個題目準確明白地交代給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