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培養創新能力(2 / 3)

作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財富和夢想的普通人,換一個角度思考所取得的成效,並不亞於科學家們的新發現。

麥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他麵臨一個兩難的境地:

一方麵,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歡工作帶給他的豐厚薪水——而且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隻增不減。

但是,另一方麵,他非常討厭他的老板,經過多年的忍受,最後他發覺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在經過慎重思考之後,他決定去獵頭公司重新謀一個別的公司高級主管的職位。獵頭公司告訴他,以他的條件,再找一個類似的職位並不費勁。

回到家中,麥克把這一切告訴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個教師,那天剛剛教學生如何重新界定問題,也就是把你正在麵對的問題換個角度思考,把正在麵對的問題完全顛倒過來看——不僅要跟你以往看這問題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這問題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課的內容講給了麥克聽,這給了麥克以啟發,一個大膽的創意在他腦中浮現。

第二天,他又來到獵頭公司,這次他是請獵頭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獵頭公司打來的電話,請他去別的公司高就。盡管他完全不知道這是他的下屬和獵頭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正好這位老板對於自己現在的工作也厭倦了,所以沒有考慮多久,他就接受了這份新工作。

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於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結果他日前的位置就空出來了。麥克申請了這個位置,於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老板的位置。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麥克本意是想替自己找個新的工作,以躲開令自己討厭的老板。但他的太太教他換個角度思考,就是替他的老板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結果,他不僅仍然幹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擺脫了令自己煩心的老板,還得到了意外的升遷。

在現實的生活中,當人們解決問題時,時常會遇到“瓶頸”,這是由於人們隻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換一換視角,也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換個角度思考,情況就會改觀,就可以克服思維定勢,促使新創意的產生。記住,任何創意隻要能轉換視角,就會有新意產生,而創新也就會隨之實現:

4.不斷追求創新

創新能力是一項偉大的才能,但是創新絕不是靜止的。我們追求的不隻是某一次的創新成功,而是精益求精,日益更新。

水不流動,必至汙濁。同樣,一切事業,假如當事人不常留意對之進行改進。改良,努力使之日益更新,最後準會落伍,以致失敗。

努力上進並有所成就的人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他無論在哪裏,在什麼場合都在追求創新。他惟恐自己的事業不進則退,惟恐自己的競爭力落後。

任何人都不可以在事業達到某一點時,就表示滿足。他應該經常要求自己超越已經到達的那一點,力求精益求精。假使他自滿自足,無意創新,那麼他事業的衰落從此就開始了。

每天早晨出發奔向工作時,你就應當下定決心,力求在職務上:較昨日有所創新:你應當力爭把事情做得比昨天更好些,這樣,你在傍晚離開工廠。辦公室時才會心裏踏實。你每天都應當謀求若幹進步,每天向前邁幾步。甚至幾級。這樣,在堅持了一年之後,你會發現,你的職務或事業便有了驚人的進步。

精益求精。日益更新,這種習慣能夠相互感染。如果領導人有這種精神,他的下屬也將會被這種精神所感染,去努力謀求工作的創新。

一個要想謀求事業創新的人,必須經常同外界接觸;必須常去參觀。拜訪同業的商店。展覽會,以及其他種種可以使他有機會得到經營上的新方法。新觀念的地方;必須在他事業的血管中,注入新的血液。

一位著名的芝加哥商人曾告訴他的朋友,花一星期的時間去拜訪國內的各同業商店,可以完全更新他的經營理念。他每年總要出外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方法與經營技巧。他覺得,要使自己能夠站在廣闊的。不偏不倚的角度觀察自己的經營,為了使自己的事業不致衰敗,這種旅行是絕對必需的。

他還說,除了獲得種種辦事。經營上的新方法。新觀念。新暗示以外,他每次旅行回來,總覺得自己的商店與旅行以前大不一樣了。自己在處事。經營上的小缺點,店員的小疏忽,以前不曾注意到或者雖然注意到,但總以為是無關緊要的細微弱點,現在都被他察覺,並引起了他足夠的注意。由於有了新的眼光,新的視野,以前的一些“細小”的事現在成為重要的了。於是他要舉行店務的革新,改進經營管理的方法,辭退無能的店員,以一種嶄新的氣象來重新開始他的事業。

一個不出自己的店門一步,不同別人及別的商店接觸的商人,他對自己商店的經營。店員的缺點,一定是不容易察覺的。而擴大自己眼界的惟一辦法,就是要迎接新的光明,常常以別人為榜樣。

人體中的血液必須不斷新陳代謝,才能維持身體的健康強壯。同樣,要保持業務的長盛不衰,也必須精益求精。日益更新,常常改進新方法,攝取新觀念。

很少有人能夠懂得“觀摩”和“從客觀的角度觀察自己的業務”的益處與價值。常常處在一個環境中的人,他在事業上總是要落伍的。他們浸潤在老環境中的時間太久了,以致對於各種小缺點。小疏漏,往往“習焉不察”,而已經存在的這種小缺點也隻有在不同環境的映襯下才能看得出來。

一個旅館的經理,在他走進另一家旅館的一小時之內,所能看出的那家旅館應當改良之處,一定會比該旅館終年不外出的經理在一年中所看到的還要多。

“今日在我的業務上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你應該將這個提示貼在你的辦公室裏,以便每天早晨對著它注視一次,提醒你自己務必做到精益求精,日益更新。

5.培育創新能力

培育創新能力要克服創新障礙,更要懂得方法。那麼該如何培育創新能力呢?下麵的五個步驟將給你提供幫助。

(1)全麵深入地探討創新環境

創新不是在真空中產生,而是來自艱苦的工作。學習和實踐。例如,如果你想在烹調方麵有所創新,你就需要閱讀有關烹調的書籍,掌握烹調的技藝,嚐試新的食譜,光顧大量的餐館,接受烹調培訓。你懂得這方麵的知識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做出美味的。與眾不同的佳肴。同樣,如果你正為一項工作絞盡腦汁,想在這個具體的問題上有所建樹,那麼,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對其關鍵的問題和環節做深入的了解,也即對這項工作進行批判的思考,通過與他人討論來搜集各種各樣的觀點,思考你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經驗。總之,要全麵深,入地探討創新環境,為創新準備“土壤”。

亞曆山大·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過程,可以說是對這一步驟的最好的說明。發現青黴素從表麵上看來,似乎是一係列偶然的巧合。雖然弗萊明多年來一直試圖發現防止細菌傳染的方法,但是,直到有一天,他鼻子裏的一滴粘液恰巧掉在了一個盤子裏,而在這個盤子裏,恰巧盛有他一直用來做實驗的溶液。這兩種液體的混合導致了抗生素的初步產生,但是,它的效力還很弱。7年以後,一隻四處遊蕩的孢子飄進了他開著的窗戶,落在了他實驗室內盛有相同溶液的盤子裏,才最終導致了我們今天熟悉的抗生素,即青黴素。但這個創新並不是隻靠運氣:弗萊明為尋找有效的抗生素已經苦苦奮鬥了15年,當這些偶然性來臨時,他能意識到其重要性,並果斷地抓住了它們。另一位著名的創新思想家路易斯·巴斯特對這類創新的突破做了這樣的總結:“運氣光顧有準備的人。”

(2)讓腦力資源處於最佳狀態

在對創新環境有了全麵的認識之後,就可以把你的精力投入到你手頭的工作上來了。要為你的工作專門騰出一些時間,這樣你就能不受幹擾,專注於你的工作了。當人們專注於創新的這個階段時,他們一般就完全意識不到發生在他們周圍的事,也沒有了時間的概念。當你的思維處於這種最理想的狀態時,你就會竭盡全力地做好你的工作,挖掘以前尚未開發的腦力資源——一種深入的。“大腦處於最佳工作狀態”的創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