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藝術歌曲演唱教學淺談(1 / 3)

藝術歌曲演唱教學淺談

教學指向標

作者:郭軼清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也開始更多地關注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藝術歌曲,並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的人群遍及各個年齡層次。人們通過如書籍、報刊、唱片、電視、廣播等媒介來了解藝術歌曲相關內容,以及大量最新最科學的聲樂知識。北京、上海以及全國各地都時常舉辦藝術歌曲的專場音樂會和聲樂比賽,許多真正的聲樂愛好者也獲得了真正接觸藝術歌曲的機會,讓更多平凡的人都有機會置身於高雅音樂的聖地。作為一名音樂院校的聲樂教師,筆者更是深深體會到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學生學習聲樂的基礎,它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是每個學習聲樂的學生的必修課。

藝術歌曲不僅旋律優美,歌詞也都富於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它能陶冶了人們的情操,表達不同民族、國家人們的心聲。通過創作、演唱大量的藝術歌曲,人們的感情得以抒發。國外的一般藝術歌曲大致分為美聲式——“貝爾康多”派的藝術歌曲,多數注重音色的美麗、發聲的技巧,如:“阿瑪麗莉”等歌曲;喜劇式——如舒伯特寫的“魔王”,歌曲以不同的音色表示出不同的角色;默想抒情式——這類歌曲從歌者自身感覺出發、富有詩意,如福列的“夢後”、舒曼的“獻詞”等等。

一、演唱藝術歌曲,有助於正確掌握呼吸的運用

呼吸是歌唱的支持力,是一切聲音的源泉。許多聲樂大師都相當注重呼吸。澳洲著名的女高音梅爾芭(Melba)說:“要有完美的歌唱,正確的呼吸較美妙的嗓音更重要。呼吸和節省運氣的藝術,對歌唱家是最重要的。”而演唱比同類型風格的藝術歌曲又恰恰能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呼吸,打下堅實的聲樂基礎。

《Amarillij》(《阿瑪麗莉》)是《意大利歌曲集》編入的第一首曲子。它對呼吸控製有著嚴格要求,也是練習呼吸的極好的一首歌曲。演唱時,氣息需要多少就要提前準備好多少,需控製好,不能唱僵了,更不能隨便換氣,讓聽眾覺得不夠氣息支持。作曲家卡契尼要求富有表情地、深情地、連貫柔和地演唱此曲,因此,呼吸顯得相當重要。吸氣一定要柔美、鬆弛,每分鍾66拍的速度,相當於行板,要把整個樂句想得長一些,充分安排好每個字的長短,氣息的用量,給人以溫柔甜美的感覺。

其中,第20-25小節的三個阿瑪麗莉(如譜例所示),一個比一個表現得情深意長,呼吸要求也一個比一個深,感情一個比一個強烈。為了能很準確地表達此處的音樂,在呼吸時情感上就應更進一步,應做好準備,想好到底吸多深,口腔自然是放鬆的,兩肋擴張,唱時沿著吸氣的狀態,情緒帶動著聲音、氣息,這樣音樂就能生動地被表達出來。

歌曲的最後一句要求“PPP”的力度,而且要完整不能隨意停下來換氣,這對學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越是要唱弱音,氣息的要求就越要多一些,美聲唱法對呼吸控製的要求較高,所以要仔細體會才可做得完美。

再如卡裏西米曲的《Vittoria!Vittoria》(勝利啊,勝利)。歌曲大意為不要被愛情的枷鎖所束縛;表麵上好像是主人公對愛情不太感興趣,實際上他是“阿Q”的心態。他失戀了,還要說自己勝利了。從愛情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了,其實他很難過,還要打腫臉充胖子,聲稱自己獲得勝利和解放。表麵高興,心中很苦。整首歌曲的速度是每分鍾168拍,有活力的快板。它要求演唱者是有精神的,因為速度稍快,所以字就更應該咬在氣上,能夠很好的把握快歌的氣息,此曲對學生學習聲樂是有很大益處的。頭兩句要唱得斷開些,到第7-11小節的“non la-grimar piu”(“不再痛哭”)時(如譜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