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關三疊》教案(2 / 3)

師:我們剛才欣賞的這首《陽關三疊》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原詩叫什麼名字?生:《送元二使安西》,是詩人送別友人的詩句。

師:這首詩早在唐朝時就為這首詩配樂進行演唱並已十分盛行。我們一起來看表格中提出的問題。

2、師生交流完成音樂分析

(三)教師小結

師:《陽關三疊》這首琴歌歌詞部分要比原詩要長,後人加上了下闋更進一步表達了對友人依依不舍,叮囑友人珍重的深情。因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歌曲又名《渭城曲》《陽關曲》。

(四)教師提問三疊含義

師:《陽關三疊》中三疊是指什麼呢?

生:反複唱3遍。

師:原曲分成三大段,由於將一個曲調變化疊唱了三遍,故名三疊。今天我們就學唱《陽關三疊》的第一疊。

三、學唱琴歌

(一)視唱上闋旋律

1、學生跟琴視唱

第一遍

師:請同學們視唱歌曲的上闋旋律,演唱時注意歌唱姿勢、歌曲速度,打著節拍一起演唱。

教師右手彈奏單旋律,左手打拍子,並觀察學生演唱。

2、解決節奏和演唱時值問題

師:同學們視唱比較準確,但二分音符時值唱的不夠飽滿。

學生演唱旋律中出現的二分音符。

第二遍視唱

師:第二樂句中的附點節奏和前十六後八的節奏演唱不夠準確。我們來唱一遍。

學生演唱第二樂句。

第三遍視唱

師:完整演唱上闋旋律,注意每一樂句的換氣。

教師彈奏旋律,學生按要求完整演唱上闋旋律。

第四遍視唱

3、分析旋律特點,學生記憶旋律

師:這段旋律第一樂句句尾與第二句句尾有什麼特點呢?

生:旋律相同。

師:還有相同的旋律嗎?

生:第一樂句與第四樂句旋律完全相同。

學生背唱歌曲上闋旋律。

4、用“LU”音唱旋律做發聲練習

教師提示學生歌唱姿勢、發音位置、氣息、共鳴等。老師彈琴旋律學生演唱。

(二)填詞演唱上闋

1、學生朗誦詩句體會詩中情感

師:填詞演唱之前,先請同學們朗誦一下歌詞。哪位同學能試試?

注意朗誦的語調和語氣,把詩人王維送別友人的離別惆悵表達出來。

一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朗誦後,全體學生集體朗誦。

2、學生演唱歌曲上闋

3、分句學唱表達歌曲情感

(1)第一樂句演唱

第一遍體驗句尾韻味

教師範唱句尾情感表達,學生進行對比,找出更有韻味的情感表達。

師:這一樂句中“塵”字兩拍時值要唱滿,不僅要唱滿,還要注意演唱語調跟朗誦音調相同,要有一唱三歎的感覺。同學們剛才演唱的是音符,下麵老師唱兩種不同表達,同學們選擇哪一種更有古曲的韻味?

學生體驗演唱。

第二遍演唱找出樂句中的重點字“渭”“浥”“塵”字。

師:這一句中還要注意每小節的重拍上的字“渭、浥、塵”字要咬住。“渭”字附點節奏更要強調,把聲音送出來。

第三遍演唱要求歌唱的氣息、聲音連貫流暢。

師:這句旋律級進的進行,使音樂情緒平穩柔和深情,更營造離別氣氛。我們演唱時一個樂句最好不要換氣,聲音要連貫流暢的演唱,唱出一唱三歎的感覺。

學生演唱。

(2)第二句演唱學生找出句中重點字,教師提示演唱要求。

第一遍找出重點字“客、青、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