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三疊》教案
新課標實驗園地(人教版)
作者:米秋梅
【教學內容】
琴歌《陽關三疊》第一疊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琴歌的演唱學習中,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的優秀音樂文化的認識,並能正確感受古曲的情緒情感。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交流古琴知識、觀看教師古琴演奏、欣賞歌曲錄音、分析歌曲要素與情感表達,視唱歌曲旋律、對比欣賞歌曲等手段,學唱琴歌《陽關三疊》。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了解古琴的相關知識。
2、知道琴歌這一藝術形式。
3、體驗古曲韻味和情感。
【教學重點】學唱表現歌曲《陽關三疊》。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從歌曲的旋律、速度、力度、歌詞情感內涵等音樂要素人手,唱出曲中憂傷離別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琴歌
(一)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識
1、教師提問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件我們中國古代非常珍貴的樂器,這件樂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是什麼樂器呢?
生:古琴
2、交流知識
教師請一位同學來到古琴桌前幫老師立起古琴。
(1)了解琴弦
師:古琴有幾根琴弦呢?
生:(數數)7根
師:對,七根琴弦,因此古琴也叫七弦琴。琴弦由外至裏,由粗到細依次為一弦二、三、四、五、六、到七弦。
(2)了解琴徽
師:琴麵上的白點,同學們知道叫什麼嗎?叫徽、同學們數數一共幾個?
一位同學起立數古琴的徽點。
生:13個。
師:古琴?有13個徽,代表著中國農曆的12個月及閏月。
(3)了解琴的結構
師:我們再來看古琴立起來像不像一個“人”啊?
生:(略)
師:琴有頭、頸、肩、腰、尾,翻過來琴的背麵有2個孔叫什麼呢?這是古琴的出音孔一個叫龍池,一個叫鳳爪、還有雁足。古人賦予了它們詩意的名字。
師:古琴長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麵是什麼形狀的?
生:是弧形。
師:弧形代表著天,
師:琴底呢?
生:琴底是平的,象征著地,
師:又有“天圓地方”之說。
(4)了解琴名與音色
師: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就可以發出悠揚的琴聲。古琴音色有泛音、按音和散音。
(二)教師彈奏古琴學生感受音色
教師彈奏古琴《陽關三疊》上闋
師:下麵老師給同學們演奏一段琴曲,同學們聽後談談對古琴的感受。
生:古琴的聲音渾厚深沉的,有種很久遠的感覺。
(三)教師講解琴歌引出學唱曲目
師:早在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把中國的古琴藝術列入了“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古琴藝術代表著中國文人怡養性情的生活方式。琴歌,就是古琴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即撫琴而歌,琴歌這種形式,古即有之。
今天我們就來學唱一首唐代著名的琴歌《陽關三疊》。
二、欣賞琴歌
(一)學生欣賞分析琴歌
1、欣賞《陽關三疊》分析音樂要素
師:請同學們欣賞琴歌《陽關三疊》的第一疊,欣賞時結合歌曲譜例,思考表格中提出的問題,欣賞後交流。
學生看譜例欣賞《陽關三疊》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