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片教研

新課標實驗園地(人教版)

作者:孫海燕

在教育改革浪潮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教育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下。教育必須通過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來提升教育品質,達到促進教育發展的目的。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成為教師專業化的方向和主題,隻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師工作成為受人尊敬的、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的一種職業。

但是在我國現在實行的師資配比製度下,決定了學校內音樂老師人數不多。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市區學校最多隻配置2至3個音樂教師,規模較小的學校隻有1至2個音樂教師。尤其在鄉鎮學校,有的鄉村小學連一名專職的音樂教師都沒有。由於一些音樂師範生不願遠離城市投入鄉鎮教育,即使來了也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調走,造成長期以來農村音樂師資嚴重缺失。多數學校無專職音樂教師,即使有專業教師,為了工作績效考核及晉職評優的需要,又有近半數改教了語文、數學等“主課”,音樂科僅僅是兼職上課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學校內的音樂教師的配備與語文、數學等教師人數眾多的學科相比,更是“寡不敵眾”。由於學校內音樂教師人數太少,缺乏濃厚的教研氛圍,局限了教研活動的開展,成為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絆腳石。在鄉鎮學校,隻有一個專職教師甚至非本專業兼職的現象,使她們在校內根本無法開展教研活動。比較偏遠的鄉村小學受地域的影響,交通不方便,更是無法參與本地區同行之間定期的教研活動。缺少與外界的交流和借鑒學習,對國內外最新教育動態及先進的教學方法知之甚少,造成了音樂教學模式陳舊單。多數教師的音樂教學活動無法真正體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諸如對器樂教學、合唱教學等課程感到力不從心。缺少教學資源,更無從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音樂課上教師教得很吃力,學生學得很乏味,單一的教學形式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限製了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大力提倡校本教研、合作教研的今天,基於這樣的教師配備情況,音樂學科無法真正做到教與研的有機結合。為了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提供一個專業化發展的平台,營造良性的區域教研氛圍,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11年筆者所在城區全麵啟動了中小學聯片教研工作,城區按照地域劃分為7個教研聯片,鄰近的學校聯合開展學科教研。音樂學科也不例外,聯片內的音樂教師定期走出校門,共同研討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途徑,共同備課反思,逐步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實現了音樂教師專業上的優勢互補、促進了教師們的共同發展。

一、提升理論知識水平

音樂教師的音樂理論水平影響著教學業務能力的發展。提高自身的音樂理論知識,對於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音樂教師在校閉關自守,沒有同伴的交流研討,沒有思想的碰撞,教師對理論的學習感到索然無味,覺得理論的學習用處不大。聯片教研活動開展之後,音樂教師走出校門,開展校際合作研討,研討活動中對音樂研討課的評價、反思和探討,促使她們必須熟悉掌握音樂專業知識以及音樂課程標準和一定音樂教育理論知識,這就促使教師們回到各自學校進行理論研修,研讀大量的音樂教育理論書籍,才能在活動中有所建樹。隨著聯片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目前教師們在課堂教學評價、教學研討和課後反思活動中,已經能比較正確的運用音樂教育理論進行論點闡述,理論知識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應用,促進了音樂教師們音樂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水平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升。

二、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具備最基本的歌唱、鋼琴彈奏、簡單樂器教學、合唱指揮、音樂欣賞教學、創造性音樂活動教學、課外音樂活動的組織等能力。大部分專職音樂教師均具有基本的音樂理論和技能,還有少數教師具有某方麵的音樂專業特長,如擅長聲樂、舞蹈、鋼琴演奏等。許多音樂教師任職後,希望自己在專業技能方麵能夠進一步提高,然而繁重的教學任務,再加上專業進修學習是一筆不小數目的開支,使很多教師放棄了這個念頭。加之在學校內專業教師太少,沒有切磋專業的對手,久而久之使教師們產生了惰性,覺得專業能力隻要能滿足於正常的教學即可,不再追求專業技藝的精益求精,致使教師的專業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日漸退步。不少兼職音樂教師尤其是鄉鎮音樂教師沒有係統地接受音樂基本技能的訓練,如沒有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不會進行基本的鋼琴即興伴奏,音樂理論知識了解掌握不夠全麵等。再加上兼職音樂教師擔任著其他學科的教學,使他們往往無暇顧及音樂這門兼職學科,僅是完成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而已,直接影響了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