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音樂與舞蹈及美術藝術聯盟的思考(1 / 3)

對音樂與舞蹈及美術藝術聯盟的思考

快樂課堂

作者:賀園園

任何學科都有獨立存在的價值,但任何學科也都不是孤立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認識的深化,綜合與聯盟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北京三十五中(以下簡稱三十五中)音樂與舞蹈及美術藝術課程聯盟的實施是有其一定科學依據的,我國古代就有詩樂舞三位一體的藝術形式,這種三位一體的生存狀態潛藏著三者之間親疏關係的變化,使得它們在藝術審美的需求中統一成一體共生的藝術體,以完成多元化的藝術使命。2011版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係,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征,了解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係。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筆者從北京三十五中實習過程中對藝術課程聯盟的所見、所感,從音樂學科的角度來談談對課程聯盟的認識。

一、音樂與美術舞蹈的關係

藝術綜合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增設的一門新課程,如何處理好音樂課程與相關藝術課程的關係,將直接影響藝術綜合課程的未來發展。音樂與相關藝術課程結合在一起,相互補充,不僅豐富了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而且又能滿足了人們多方麵的藝術需要。

舞蹈與音樂有著共同的情感內容,舞蹈必須與音樂同步展示,才能達到具有靈魂的舞蹈。聽到音樂時,人們會翩翩起舞,陶醉其中,因為舞蹈藝術與音樂及美術是姊妹藝術,舞蹈需要根據音樂的節奏來進行創作,同時又需要借助美術的視覺藝術,舞蹈沒有音樂及美術的伴隨就不存在舞蹈。離開音樂及美術,舞蹈就難以充分表達它原有的情感。一個成功舞蹈作品的呈現,音樂及美術起著關鍵的作用。如,舞蹈《雀之靈》通過舞蹈所要表達的是對生命,對人生的感悟、思索和追求。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在跳舞的過程中,隻有自己在燈光之中,舞台上其餘的空間都是黑暗,音樂優美幽遠,這樣的視覺聽覺效果加上她柔美卻有力的動作,讓欣賞者體會到,舞台上的孔雀是一隻高貴、聖潔、始終在遠離人間的淨土、充滿靈性的神鳥。《雀之靈》的演繹闡述了舞者對生命的感悟:生命源於自然,純潔神聖,充滿靈性,人生也因自然而美麗絢爛。生命不是靜止的,人生也不是貧乏的,應該努力的追求實現完美人生。生命源於自然,也應與自然結合,在自然中尋找靈感,讓生命綻放出絢爛光彩。這支舞蹈不僅體現了音樂與舞蹈動作的完美結合,這樣優美的意境是舞蹈和音樂相結合才能達到的,但是這種完美的動作和意境還需要美術藝術的裝飾,如燈光、舞美、服裝的襯托,如果離開這些美術設計,那隻孔雀就不會這樣活靈活現。由於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文化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對藝術的追求水平越來越高,隻有將藝術完美結合在聽覺和視覺上同時打動觀眾,才能引起人們心靈的震撼和共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音樂的最高境界是可以讓聽眾在優美的旋律中看到一幅幅動人的畫麵。美術是造型藝術,一幅幅神形兼備的美術作品,卻讓人仿佛聽見一曲曲動人旋律,讓美術走進音樂課堂,不僅能活躍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有助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趣。可以使音樂課做到“聲中有畫,畫中有聲”,兩者和諧統一。

音樂與美術是密不可分的,不應主觀的把他們分割開來。“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樂中有旋律、和聲、節奏;美術中有色彩、線條、質感,不一而足。每種藝術都可以借用其他藝術的要素,再與自己的領域同化,而許多藝術又可以借用非藝術界的要素,藝術地加以運用,轉化成表現素材。”(丁聽春,作為方法:音樂與美術的學科交跨[D],南京師範大學,2004)比如一位教師在初一的主題課中學習《線的情感》一課中,先欣賞線的畫麵,然後再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有學生說7種顏色,有學生說7個音符,由於教師的引導,不同學生的思考,無形中已經把音樂與美術結合在一起。環節二,呈現出一個圓形的五線譜表的畫麵,有各種譜號、音符,可謂是色彩斑斕,學生們興奮不已,這時教師讓學生拿出紙筆畫出音樂的理論知識。這時的音樂知識不再是理論,而是音樂中悠閑的繪畫。環節三,用線條勾畫音樂,學生們在虛擬的空氣中聽著音樂、畫出旋律、舞動肢體。在美術與舞蹈之間輕鬆愉快的發現自然中、生活中存在的線,能夠認識線的豐富美感,能夠理解藝術作品中線條的表現力。通過欣賞與練習,使學生能夠運用線條表現物像的形態與質感,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緒。音樂與美術及舞蹈的結合,使得一堂課下來,學生們還意猶未盡,嘴裏唱著,手舞足蹈著,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們對音樂教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