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整體與部分結合法
整體法是把一篇課文中要求背誦的內容作為一個整體,整篇誦讀,直到會背為止;部分法則是把它分成幾個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依次背誦,當各部分都會背後,再把整篇連起來背誦。一般說來,較短的課文宜用整體法,較長的課文可用部分法。此外,整篇還可以采用整體法和部分法相結合的形式,這種方法稱之為“綜合法”。誦讀幾遍,在誦讀中找出文中各部分之間的聯係,並按照一定的關係將課文分為若幹部分,接著一部分一部分地誦讀記憶,最後再把整篇課文誦讀數遍。背誦那些既長且難,又有意義相關的材料時,綜合法最能顯示出它的優勢。如背誦朱自清的《春》時,可先把全文分成五幅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可先把較難掌握的“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多讀幾遍後再分段背誦。如此反複幾次,學生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背誦任務。
六、關聯詞提示法
關聯詞不但能體現複句的關係,而且還能體現句群之間的內在聯係,因此及時把握關聯詞這個“語言軌跡”,對完成背誦任務有很大幫助。我們隻要把握住關聯詞語,弄清它們表示的關係,邊想邊背,句句銜接,環環緊扣,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如背育《草原》第一段時,學生記住“這種境界,既……又……,既……又……”和“這種境界裏,連……也……”這兩個相關連的句子,很快就可以背會。
七、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或聽覺提高記憶效率30%~40%,這種記憶方法,人們稱之為“協同記憶法”。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教師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信息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
八、趣味背誦法
1.對歌式背誦法。即模仿少數民族“對歌”的方式,由甲乙兩個學生每人一句,輪流背誦。
2.接力賽式背誦法。即模仿體育運動中接力賽跑的方式,由三個同學每人一句,上遞下接,循環往複,加以記憶。
3.疊羅漢式背誦法。即模仿雜技演員疊羅漢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誦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遞增一句,連續不斷,直至背完為止。
實踐證明,隻有遵循記憶的規律,注意不同方法的優化組合,才能提高背誦的效果,收到“言皆出於吾之口,意皆出於吾之心”的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建設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