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結交在意氣,今人結交為勢利。

從來勢利不同心,何如意氣交情深。

是日,老泉赴荊公之召,無非商量些今古,議論了一番時事,遂取酒對酌,不覺忘懷酩酊。荊公偶然誇獎:“小兒王,讀書隻一遍,便能背誦。”老泉帶酒答道:“誰家兒子讀兩遍”荊公道:“到是老夫失言,不該班門弄斧。”老泉道:“不惟小兒隻一遍,就是小女也隻一遍。”荊公大驚道:“隻知令郎大才,卻不知有令愛。眉山秀氣,盡屬公家矣。”老泉自悔失言,連忙告退。荊公命童子取出一卷文字,遞與老泉道:“此乃小兒王窗課,相煩點定。”老泉納於袖中,唯唯而別。回家睡至半夜,酒醒,想起前事:“不合自誇女孩兒之才。今介甫將兒子窗課屬吾點定,必為求親之事。這頭親事,非吾所願,卻又無計推辭。”沉吟到曉,梳洗已畢,便將王所作,次弟看之,真乃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又不覺動了個愛才之意。“但不知女兒緣分如何?我如今將這文卷與女兒觀之,看他愛也不愛。”遂隱下姓名,分付丫鬟道:“這卷文字,乃是個少年名士所呈,求我點定。我不得閑暇,轉送與小姐,教他到批閱完時,速來回話。”丫鬟將文字呈上小姐,傳達太老爺分付之語。小妹滴露研朱,從頭批點,須臾而畢。歎道:“好文字此必聰明才子所做。但秀氣泄盡,華而不實,恐非久長之器。”遂於卷麵批雲:新奇藻麗,是其所長;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則有餘,享大年則不足。

後來王十九歲中了頭名狀元,未幾夭亡。可見小妹知人之明。這是後話。卻說小妹寫罷 批語,叫丫鬟將文卷納還父親。老泉一見大驚,“這批語如何回複得介甫必然取怪。”一時汙損了卷麵,無可奈何。卻好堂候官到門:“奉相公鈞旨,取昨日文卷。麵見太爺,還有話稟。”老泉此時,手足無措,隻得將卷麵割去,重新換過,加上好批語,親手交與堂候官收訖。堂候官道:“相公還分付過,有一言動問:貴府小姐曾許人否?倘未許人,相府願諧秦晉。”老泉道:“相府議親,老夫豈敢不從,隻是小女貌醜,恐不足當金屋之選。相煩好言達上。但訪問自知,並非老夫推托。”堂候官領命,回複荊公。荊公看見卷麵換了,已有三分不悅。又恐怕蘇小姐容貌真個不揚,不中兒子之意。密地差人打聽。原來蘇東坡學士,常與小妹互相嘲戲,東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嘲雲: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裏有聲傳。

小妹額顱凸起,東坡答嘲雲:

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小妹又嘲東坡下頦之長雲:

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東坡因小妹雙眼微摳,複答雲:

幾回拭眼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

訪事的得此言,回複荊公,說:“蘇小姐才調委實高絕。若論容貌,也隻平常。”荊公遂將姻事擱起不題。然雖如此,卻因相府求親一事,將小妹才名播滿京城。以後聞得相府親事不諧,慕名來求者,不計其數。老泉都教呈上文字,把與女孩自閱。也有一筆塗倒的,也有點不上兩句的。就中隻有一卷,文字做得好。看他卷麵寫有姓名,叫做秦觀。小妹批四句雲:

今日聰明秀才,他年風流學士。

可惜二蘇同時,不然橫行一世

這批語明說秦觀的文才,在大蘇小蘇之間,除卻二蘇,沒人及得。老泉看了,已知女兒選中了此人。分付門上:“但是秦觀秀才來時,快請相見。餘的都與我辭去。”誰知眾人呈卷的,都在討信。隻有秦觀不到。卻是為何?那秦觀秀才字少遊,他是揚州府高郵人。腹飽萬言,眼空一世。生平敬服的,隻有蘇家兄弟,以下的都不在意。今日慕小妹之才,雖然玉不良售,又怕損了自己的名譽,不肯隨行逐隊,尋消問息。老泉見秦觀不到,反央人去秦家寓所致意。少遊心中暗喜,又想道:“小妹才名,得於傳聞,未曾麵試。又聞得他容貌不揚,額顱凸出,眼睛凹進,不知是何等鬼臉?如何得見他一麵方可放心。”打聽得三月初一日,要在嶽廟燒香,趁此機會,改換衣裝,覷個分曉。正是:

眼見方為的,傳聞未必真。

若信傳聞語,枉盡世間人。

從來大人家女眷入廟進香,不是早,定是夜。為甚麼?早則人未來,夜則人已散。秦少遊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時分,就起來梳洗,打扮個遊方道人模樣:頭裹青布唐巾,耳後露兩個石碾的假玉環兒。身穿皂道袍,腰係黃絛,足穿淨襪草履,頭上掛一串拇指大的數珠,手中托一個金漆缽盂,侵早就到東嶽廟前伺候。天色黎明,蘇小姐出轎上殿。少遊已看見了。雖不是妖嬈美麗,卻也清雅幽閑,全無俗韻。“但不知他才調真正如何?”約莫夢香已畢,少遊卻循廊而上,在殿左相遇。少遊打個問訊雲:

小姐有福有壽,願發慈悲。

小妹應聲答雲: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遊又問訊雲:

願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小妹一頭走,一頭答應:

隨道人口吐蓮花,半文無舍。

少遊隨口又答雲:

小娘子一天歡喜,如何撒手寶山?

小妹隨口又答雲:

風道人恁地貪癡,那得隨身金穴

小妹一頭說,一頭上轎。少遊轉身時,口中喃出一句道:“‘風道人’得對‘小娘子’,萬千之幸”小妹上了轎,全不在意。跟隨的老院子,卻聽得了,怪這道人放肆,方欲回身尋鬧,隻見廊下走出一個垂髫的俊童,對著那道人叫道:“相公這裏來更衣。”那道人便前走,童兒後隨。老院子將童兒肩上悄地撚了一把,低聲問道:“前麵是那個相公”?童兒道:“是高郵秦少遊相公。”老院子便不言語。回來時,就與老婆說知了。這句話就傳入內裏。小妹才曉得那化緣的道人是秦少遊假妝的,付之一笑。囑咐丫鬟們休得多口。

話分兩頭,且說秦少遊那日飽看了小妹容貌不醜,況且應答如流,其才自不必言。擇了吉日,親往求親。老泉應允。少不得下財納幣。此是二月初旬的事。少遊急欲完婚,小妹不肯。他看定秦觀文字,必然中選。試期已近,欲要象簡烏紗,洞房花燭。少遊隻得依他。到三月初三禮部大試之期,秦觀一舉成名,中了製科。到蘇府來拜丈人,就稟複完婚一事。因寓中無人,欲就蘇府花燭。老泉笑道:“今日掛榜,脫白掛綠,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選日子。隻今晚便在小寓成親,豈不美哉”東坡學士從傍讚成。是夜與小妹雙雙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眷。正是:

聰明女得聰明婿,大登科後小登科。

是夜月明如晝。少遊在前廳筵宴已畢,方欲進房,隻見房門緊閉,庭中擺著小小一張桌兒,桌上排列紙墨筆硯,三個封兒,三個盞兒,一個是玉盞,一個是銀盞,一個是瓦盞。青衣小鬟守立旁邊。少遊道:“相煩傳語小姐,新郎已到,何不開門?”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個題目在此。三試俱中式,方準進房。這三個紙封兒便是題目在內。”少遊指著三個盞道:“這又是甚的意思?”丫鬟道:“那玉盞是盛酒的,那銀盞裏是盛茶的,那瓦盞是盛寡水的。三試俱中,玉盞內美酒三杯,請進香房。兩試中了,一試不中,銀盞內清茶解渴,直待來宵再試。一試中了,兩試不中,瓦盞內呷口淡水,罰在外廂讀書三個月。”少遊微微冷笑道:“別個秀才來就舉時,就要告命題容易了,下官曾應過製科,青錢萬選,莫說三個題目,就是三百個,我何懼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平常盲試官,之乎者也應個故事而已。他的題目好難哩第一題,是絕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題之意,方為中式。第二題四句詩,藏著四個古人,猜得一個也不差,方為中式。到第三題,就容易了,止要做個七字對兒,對得好便得飲美酒進香房了。”少遊道:“請第一題。”丫鬟取第一個紙封拆開,請新郎自看。少遊看時,封著花箋一幅,寫詩四句道:

銅鐵投洪冶,螻蟻上粉牆。

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少遊想道:“這個題目,別人必定猜不著。則我曾假扮做雲遊道人,在嶽廟化緣,去相那蘇小姐。此四句乃含著‘化緣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於月下取筆寫詩一首於題後雲:

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

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丫鬟見詩完,將第一幅花箋摺做三疊,從窗隙中塞進,高叫道:“新郎交卷,第一場完。”小妹覽詩,每句頂上一字,合之乃“化緣道人”四字,微微而笑。少遊又開第二封看之,也是花箋一幅,題詩四句: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

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少遊見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名是孫權,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丫鬟又從窗隙遞進。少遊口雖不語,心下想道:“兩個題目,眼見難我不倒,第三題是個對兒,我五六歲時便會對句,不足為難。”再拆開第三幅花箋,內出對雲:

閉門推出窗前月。

初看時覺道容易,仔細想來,這對出得盡巧。若對得平常了,不見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對。聽得譙樓三鼓將闌,構思不就,愈加慌迫。卻說東坡此時尚未曾睡,且來打聽妹夫消息。望見少遊在庭中團團而步,隻裏隻管吟哦“閉門推出窗前月”七個字,右手做推窗之勢。東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為難之。少遊為其所困矣我不解圍,誰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對。庭中有花缸一隻,滿滿的貯著一缸清水,少遊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東坡望見,觸動靈機,欲待教他對了,誠恐小妹知覺,連累妹夫體麵,不好看相。東坡遠遠站著咳嗽一聲,就地下取小小磚片,投向缸中。那水為磚片所激,躍起幾點,撲在少遊麵上。水中天光月影,紛紛淆亂。少遊當下曉悟,遂援筆對雲:

投石衝開水底天。

丫鬟交了第三遍試卷,隻聽呀的一聲,房門大開,內又走出一個侍兒,手捧銀壺,將美酒斟於玉盞之內,獻上新郎,口稱:“才子請滿飲三杯,權當花紅賞勞。”少遊此時意氣揚揚,連進三杯,丫鬟擁入香房。這一夜,佳人才子,好不稱意。正是:

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自此夫妻和美,不在話下。後少遊宦遊浙中,東坡學士在京,小妹思想哥哥,到京省視。東坡有個禪友,叫做佛印禪師,嚐勸東坡急流勇退。一日寄長歌一篇,東坡看時,卻也寫得怪異每二字一連,共一百三十對字。你道寫的是甚字

野野鳥鳥啼啼時時有有思思春春氣氣桃桃花花發發滿滿枝枝鶯鶯雀雀相相呼呼喚喚岩岩畔畔花花紅紅似似錦錦屏屏堪堪看看山山秀秀麗麗山山前前煙煙霧霧起起清清浮浮浪浪促促潺潺水水景景幽幽深深處處好好追追傍傍水水花花似似雪雪梨梨花花光光皎皎潔潔玲玲瓏瓏似似墜墜銀銀花花折折最最好好柔柔茸茸溪溪畔畔草草青青雙雙蝴蝴蝶蝶飛飛來來到到落落花花林林裏裏鳥鳥啼啼叫叫不不休休為為憶憶春春光光好好楊楊柳柳枝枝頭頭春春色色秀秀時時常常共共飲飲春春濃濃酒酒似似醉醉閑閑行行春春色色裏裏相相逢逢競競憶憶遊遊山山水水心心息息悠悠歸歸去去來來休休役役

東坡看了兩三遍,一時念將不出,隻是沉吟。小妹取過,一覽了然,便道:“哥哥,此歌有何難解待妹子念與你聽。”即時朗誦雲:

野鳥啼,野鳥啼時時有思。有思春氣桃花發,春氣桃花發滿枝。滿枝鶯雀相呼喚,鶯雀相呼喚岩畔。岩畔花紅似錦屏,花紅似錦屏堪看。堪看山,山秀麗,秀麗山前煙霧起。山前煙霧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水。浪促潺水景幽,景幽深處好,深處好追遊。追遊傍水花,傍水花似雪,似雪梨花光皎潔。梨花光皎潔玲瓏,玲瓏似墜銀花折。似墜銀花折最好,最好柔茸溪畔草青青,雙雙蝴蝶飛來到。蝴蝶飛來到落花,落花林裏鳥啼叫。林裏鳥啼叫有休,不休為憶春光好。為憶春光好楊柳,楊柳枝頭春色秀。枝頭春色秀時常共飲,時常共飲春濃酒。春濃酒似醉,似醉閑行春色裏。閑行春色裏相逢,相逢競憶遊山水。競憶遊山水心息,心息悠悠歸去來。歸去來休休役役。

東坡聽念,大驚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為男子,官位必遠勝於我矣。”遂將佛印原寫長歌,並小妹所定句讀,都寫出來,做一封兒寄與少遊。因述自己再讀不解,小妹一覽而知之故。少遊初看佛印所書,亦不能解。後讀小妹之句,如夢初覺,深加愧歎。答以短歌雲:

未及梵僧歌,詞重而意複。字字如聯珠,行行如寶玉。想汝惟一鑒,顧我勞三複。裁詩思遠寄,因以真類觸。汝其審思之,可表予心曲。

短歌後製成疊字詩一首,卻又寫得古怪:

轉漏聞時離別

靜憶

期歸阻久伊思

少遊書信到時,正值東坡與小妹在湖上看采蓮。東坡先拆書看了,遞與小妹,問道:“汝能解否?”小妹道:“此詩乃仿佛印禪師之體也。”即念雲:

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

東坡歎道:“吾妹真絕世聰明人也今日采蓮勝會,可即事各和一首,寄與少遊,使知你我今日之遊。”東坡詩成,小妹亦就。小妹詩雲:

玉嗽聲歌新闋

一采

津楊綠在人蓮

東坡詩雲:

暮已時醒微力

酒賞

飛如馬去歸花

照少遊詩念出,小妹疊字詩,道是:

采蓮人在綠楊津,在綠楊津一闋新。

一闋新歌聲嗽玉,歌聲嗽玉采蓮人。

東坡疊字詩,道是: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二詩寄去,少遊讀罷,歎賞不已。其夫婦酬和之詩甚多,不能詳述。後來少遊以才史被徵為翰林學士,與二蘇同官。一時郎舅三人,並居史職,古所希有。於是宣仁太後亦聞蘇小妹之才,每每遣內官賜以絹帛或飲饌之類,索他題詠。每得一篇,宮中傳誦,聲播京都。其後小妹先少遊而卒,少遊思念不置,終身不複娶雲。有詩為證:

文章自古說三蘇,小妹聰明勝丈夫。

三難新郎真異事,一門秀氣世間無。

(《醒世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