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改變軟弱,堅持夢想(3)(3 / 3)

人生其實就是一種堅持目標的過程,正是堅持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所以,不管你離自己的目標有多遠,每天對自己說一句:“此時此刻,我正在全力地向你(目標)靠近!”

然後,像歌德一樣:“永不妥協地堅持下去,嚴厲地趨使自己繼續下去,堅持的無聲力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從而你擺脫懶惰、平庸與短視。而隻有這樣做,你才會走向成功!”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常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乎所以。

如果有誰向我們說:一個中樞神經殘廢,肌肉嚴重衰退,失卻了行動能力,手不能寫字,話也講不清楚,終生要靠輪椅生活的青年,憑借一個小書架,一塊小黑板,還有一個他以前的學生做助手,竟然在天文學的尖端領域——黑洞爆炸理論的研究中,通過對“黑洞”臨界線特異性的分析,獲得了震動天文界的重大成就,對此,你一定會感到驚奇。然而,這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他為此榮獲了1980年度的愛因斯坦獎金。

他的名字叫史蒂芬·霍金,是個英國人,當時隻有35歲。更有趣的是,作為天文學家,他從不用天文望遠鏡,卻能告訴我們有關天體運動的許多秘密。他每天被推送到劍橋大學的工作室裏,幹著他饒有興味的研究工作。

我們常常驚歎那些專業知識的底子甚薄、然而在某些或某一個特殊方麵、特殊領域成就卓著的“鬼才”們。其實,奇人霍金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以及他借此而獲得的高度成就,說明世間還有另一類“鬼才”,即由於殘疾之類不幸的折磨和求生意願的熾烈而激發的特殊洞察力或特異才能。他們是一種聰明人。他們知道,隻要人的精華——思維著的大腦依然蓬勃地工作著,就有無可限量的人生希望和創造潛力,就不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難。在這裏,悲觀或者樂觀,堅強或者懦弱,前進還是退卻,依附還是自立,像效率可靠的閥門一樣,給殘疾人的生存智慧開啟著成功之路或自棄的際遇。

霍金贏得了科學界公認的理論物理學研究的最高榮譽。就是體魄健全、研究工作條件一流的理論物理學的研究工作者們,又能有幾個獲得這樣的殊榮?

人需自救才能蒙上帝眷顧

沒人會知道自己會在何時掉進一個陷阱,而我們隨之而做的就是叫“救命”,可是若你恰好是一個人,得不到任何人的幫助,難倒還要聲嘶力竭,或者向上帝禱告。

如果這樣,上帝也真是太忙了。

故事一: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故事二:

有個人不小心掉進河裏,驚慌失措地在水裏邊掙紮邊大喊“救命”。拿破侖恰好打這裏經過,他沒有命令衛兵下水救人,而是果斷地從貼身侍衛手裏奪過一把槍,朝落水者附近區域連開數槍。奇跡發生了:聽見槍響,落水者猛然一躍而起,迅速遊上岸。

故事三:

農夫的一頭老驢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老驢,然而幾個小時過去了,老驢還在井底地哀嚎著。農夫無計可施之下決定,他想這頭老驢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枯井還是得填起來。農夫請來左鄰右舍幫忙將井裏的老驢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鄰居們人手一把鐵鍬,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老驢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哀嚎得更厲害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後它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瞅,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老驢背上時,老驢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身下,然後站到泥土堆上麵。就這樣,老驢一點點升高,很快,它便接近了井口,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奮力一躍,跳出枯井,甩開蹄子撒起了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