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改變軟弱,堅持夢想(3)(2 / 3)

在深入分析自己的薄弱環節後,又針對“神六”多天飛行任務的特點,費俊龍把訓練的重點放在了耐力、韌性和前庭功能的培養上。

2005年年初,航天員大隊首次開始了高強度的頭低位訓練。這項訓練要求航天員以腳高頭低的姿勢臥床5天5夜,除了可以側身之外,平時幾乎要一動不動。

短時間的腦袋下垂,血會一下子湧向頭部,人就會明顯感覺到頭暈、惡心。而連續5天5夜,不要說是腦袋朝下,就是以正常的姿勢躺著,一般人都受不了。隨著血液聚集在頭部的時間越長,臉部充血、眼睛刺痛、鼻塞頭疼、胸悶氣短等感覺更會隨之而來。在頭低位狀態下,尋常的吃飯喝水都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吃下去的東西總覺得要從胃裏返出來;喝水不及時咽下,就會從嘴裏流出。

特別在心理上,這種訓練對航天員的考驗更為嚴峻:第一天,有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第二天,開始出現煩躁情緒;第三天,總是想要試圖站起來……

憑著驚人的毅力,費俊龍默默地堅持,再堅持,終於通過了這次訓練。在訓練結束後,費俊龍也堅持睡覺不用枕頭,有時還故意把腳抬高,增強自己對血液重新分布的耐受力。

此外,為克服自己耐力不足的問題,費俊龍連續幾年堅持長跑鍛煉,每次都要跑幾千米;在轉椅訓練上,“神五”要求航天員達到的訓練指標是堅持2~5分鍾,“神六”時的指標提高到10分鍾。而在每秒鍾18圈的轉椅上,費俊龍每次都達到15分鍾。

當然,還要把近40萬字的飛行手冊爛熟於心。各項複雜的飛行程序、操作要領以及各種應急方案,全部都要做到,不查手冊就能及時處理。

就這樣,費俊龍反複地堅持練習,不斷向極限衝刺,終於練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對抗航天特困環境的適應能力。

在最後的競爭中,費俊龍顯示出真正的實力,從6人名單中脫穎而出、堅持到了最後,與聶海勝一起入選了第一梯隊。

然而,真正的考驗還是在天上。神舟六號起飛後10分鍾,進入地球的預定軌道中。費俊龍、聶海勝也進入失重狀態。突然,他們產生了錯覺,身體仿佛倒了過來,有一股難以言狀的不適感。他們馬上意識到,這種失重狀態如果延續下去,就會導致“空間運動病”,會給執行任務帶來嚴重後果。於是,他們強迫自己設想是在模擬器上靜坐,極力調動自己的意誌力,抵抗環境的束縛……幾分鍾後,他們終於堅持下來,恢複了常態。

不難想象,這隻是困難的開始,但對於習慣堅持的費俊龍和聶海勝來說,一切似乎都沒有問題……

10月17日4時33分,神舟六號返回艙成功地在內蒙古草原著陸。1小時之後,麵帶微笑的費俊龍出現在了我們麵前。他還是帶著慣有的自信,麵對著億萬觀眾,說出了他常說的三個字:沒問題!

費俊龍的“沒問題”落地有聲。言出必行。他的自信,出自他樂於堅持的本色,源於他對目標的堅定和執著。

正是堅持,使他從一個農家孩子一路走來。成為優秀的飛行員;正是堅持,使他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最終成為優秀的航天員:正是堅持,使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完成了飛天的使命,從優秀走向了卓越。

費俊龍的堅持讓我們敬佩,與之相比,平凡人的堅持更令我們動容。

在海南島三亞市,有一個叫做“阿燕姐”的普通中年婦女。

她一直在經營自己不起眼的小雜貨店,利用空閑時間,她總會到海灘上撿各種瓶子賣錢,而她的特別之處在於,她總是能夠堅持每天至少撿20個瓶子。

日子久了,周圍的人都被她的堅持所感動,喝完飲料或者啤酒後,總會主動地把瓶子留給她。幾年過去了,她天天如此、從未間斷,不僅為家裏添置了一兩件家用電器,還攢夠了孩子的零花錢。

這樣的故事。無論是誰都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其實,不管是飛天的費俊龍,還是撿瓶子的阿燕姐,與他們相比,我們最應該感到慚愧的一點,就是缺乏堅持。

所以,請不要再說“如果我怎麼樣”“等我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類的話……如果你已不再堅持,無論說什麼,都是在自欺欺人!

與其停留在原地舉步不前,不如站起身,走更多崎嶇的路、趟更多凶險的河,走出迷茫、走出誤區。以不變的目標,應對變化的環境才是真正的堅持。隻有堅持,才能產生真正的改變。生命終將因為我們的堅持而動容,目標也終將一步步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