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康村因股暴富之後
封麵
作者:李天波 編輯 卜昌炯 汪再興 圖 康澤輝
一個落後而貧窮的村莊,因意外獲得紫金礦業的原始股份,一夜之間人人變成百萬富翁。
牛市來了
“(掙)不到80萬不想拋。”福建省上杭縣同康村村民遊琦向記者抱怨,近一個月感覺每天都像打仗,好幾次甚至徹夜未眠。
特別是5月7日那天,帶他投身股市的師傅中午跟他電話,勸他趕緊拋掉手裏的兩隻股,沒說原因,就覺得不對勁。盯著電腦屏幕上的股票走勢圖,他在客廳裏坐了整整兩個小時也沒舍得拋掉,“再賭一把試試。”
到了晚上,他輾轉難眠,有點後悔沒聽師傅的話:拋了那兩隻股也能賺個17萬了,何況其他幾隻股還在漲。越想越擔心,他爬起來抽煙,直到第二天早上看到股票還保持著紅色,才放心地眯了一小會兒。
身旁的妻子告誡他別貪心,見好就收。她很反對丈夫炒股,鬧過很多次,最嚴重的一次摔了兩人的結婚照,回了娘家。
妻子的反對不是沒有理由。5年前,剛剛拿到310多萬元紫金礦業股票套現款的遊琦,回頭就在股市投了120萬,因貪圖增勢晚拋了兩天,虧掉了30多萬。
那是這個擁有1400多人的客家村莊第一次認識到股票的潛在價值。1980年代,有人在同康村附近的紫金山上發現了金礦。1998年,在此采礦的紫金礦業征用了同康村村民在山上的所有田地,因拿不出足夠的現金補償,變相硬性攤派給每個村民一份原始股,價值1338元。後來,紫金礦業陸續在香港及A股上市,村民手中的原始股票市值一下子飆升了600倍。
2009年,股票套現後,村裏分給每人79.6萬元。幾乎一夜之間,村民們都成了百萬富翁。人們開始談論“套現”、“減持”、“大小非”、“基金”,並嚐試投身這個帶給自己巨額財富的陌生市場。
“股票能掙幾輩子的錢”,直到現在,遊琦也這麼覺得,“有風險,但比一輩子種莊稼強。”在一次飯局上,縣城一位公務員質問他:你都有幾百萬了,存銀行能過一輩子,幹嗎還炒股?他回答:“你不知道那種一夜之間銀行卡裏多出幾十萬、幾百萬的感覺,哇,那真太爽了。”
他算過一筆賬,自己現在總投入140萬元,全部拋掉,可以掙60多萬元,如果這樣的漲勢能再持續半個月,翻倍沒有問題。“玩這個不就為了多掙點嗎,風險越大,收益越大。”
被今年的牛市重新燃起鬥誌的還有遊龍文。幾年前,他和遊琦一樣,初涉股市就遭遇滑鐵盧。2010年,他投入180萬元,結果賠了40多萬。穩妥起見,這次他隻拿出了20萬元作為本金,目前收益已經翻倍。他打算盡快拋掉,“不能貪”。
村裏日漸活躍起來的散戶讓28歲的遊新建看到了商機。4個月前,他跟朋友成立了公司,專門給人做股票配額投資。公司毗鄰同康村村委會大樓,在這個相對保守的客家村莊裏,他的事業還不太被人理解,村民給出的理由是“風險大”、“不太懂”、“十賭九輸”等。
來公司的客戶確實不多,十幾個都還是投入隻有三四萬元的散戶。“生意開頭都不好做。”遊新建並不覺得灰心,他看好這次的股市行情,他相信那些賺了錢的散戶一定能帶來更多生意。
為了提升對股票的判斷力,他曾跑到廈門、龍岩聽專家的分析課,一節兩小時的課價位從500元到2000元不等。聽來聽去他發現“也就那麼回事”,專家說得再好都不如自己慢慢摸索。
采訪時,遊新建正坐在一塊股市實時播報屏幕前觀市,前一天他剛拋掉了手裏的所有股票。他不願意透露具體的投資額度,隻說月收益在10%。股市裏,他信奉的準則是“寧可錯過,不可做錯”。
和財富一起湧入的人群
遊琦仍清晰地記得6年前的那個下午。電視上演著“看不進去”的古裝劇,他斜靠在客廳沙發上,手裏緊攥著800多元電量滿格的諾基亞手機,時不時摁一下上麵的確認鍵。他在等待股票套現的第一筆現款。
從中午12點一直等到下午6點,手機才“叮”地響了一聲。590000,盯著那個數字,他蒙了好幾秒,隨即抓住正繞著茶幾玩的兩歲女兒,親了半天,兩隻手夾在她臉上搓來搓去,女兒疼得哇哇大叫。“真的是一夜暴富,做夢都夢不到。”說完,遊琦不好意思地笑笑。
不管是遊琦、遊龍文還是遊新建,他們都會強調一點,在當下的股市上,收益能翻倍是投資的目標,至於他們手上曾增值600倍的原始股,可遇不可求。“那是祖輩留下的金山銀山,不是靠分析或者運氣來的。”遊琦指著遠處霧蒙蒙的紫金山強調說。
在紫金礦業未勘測到那片土地上的金礦以前,村民們一直居住在那片山上,靠山吃山:種田、采蘑菇、做木材生意,微薄的收入勉強能維持生計。因為貧困,很多孩子沒有受過像樣的教育,大多十三四歲就出門打工謀生。
2000年,在同康村上遊開采金礦的紫金礦業因管理疏忽,導致攔砂壩潰壩,同康村三分之二的房屋、田地被泥沙覆蓋。作為補償,紫金礦業拿出部分資金,在上杭縣邊上為村民們建造了新的村莊。麵對突然的變故,村民們被迫遷徙到縣城生活,徹底變成了失地農民。
“不敢想象。”看著自家90萬修建的四層小別墅,村民遊揚瓊回憶,以前村子裏連溫飽都顧及不到,現在家家買了小車,修了房子,還有幾百萬的存款。
突然湧進的錢財,打亂了村莊的固有節奏。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基金單位、房地產企業蜂擁而至。最忙碌的時候,村民們一天得接待五六波不同單位的人,桌子上的傳單五花八門。有一次,一位外地銀行的銷售員,到家裏給遊水瓊推薦理財產品,遊水瓊以自己沒錢婉拒。銷售員纏著他講了幾天,從理財的方式到財富的意義,聽得他“煩得不行”,又不忍心將對方攆出家門,隻好“一直瞎聽著”。
村民們幾乎都遭遇了同樣的事情。被銷售員圍追堵截多次後,遊琦總結出一套拒絕之道:如果是外地的,就拉著他訴苦,說家裏賣掉了所有股票,現在多慘多慘;如果是本地的,就跟他說他的競爭單位怎麼忽悠走了自己的全部財產,“比如說,建設銀行的人來了,你就說前幾天買了中國銀行兩百萬的基金,兩年不能取,你給說說理”。
他得意於自己的小聰明,沒有一個銷售員拿走他的丁點兒財產,包括那些最為招搖的售車小姐。
汽車經銷商們花足了心思。各大品牌都直接開著車進村,在村委會門口辦起車展。在《月亮之上》《荷塘月色》的背景音樂裏,穿戴時髦的售車小姐向村民們細致地講解每一款車的優劣勢,偶爾還開車帶他們到縣城兜一圈,臨別再附送一個帶有品牌logo的氫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