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溪,一個國家的牛市樣本(3 / 3)

在他的記憶裏,那時候的證券大廳外總是排著長隊,有時候甚至能站出幾十米長的“人牆”。

當時股票交易前需先手工填寫委托單,但隻有編到號的人才能拿到委托單,加上很少有人願意出售,買股票堪比中彩。很多人半夜就去排隊,甚至衍生出一種專門代人排隊的職業人士,他們被稱為“力夫”。

為了減少填表時間,楊崢記得,當時的股票大廳裏多掛著一根超級長的鐵絲,從交易窗口一直延伸到大廳的另一頭。排隊的人把自己想買的股票代碼和數量寫好,夾起來掛在鐵絲上,“吱”的一聲,就滑到交易窗口,然後由操盤師快速地進行財富流通,給人們的一夜暴富帶來希望或失望。

現在電腦和網絡的普及已經讓炒股變得簡單,已經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每天耗在證券交易大廳,他們隻需在電腦或手機上簡單操作,就能完成李錦和楊崢花幾個小時做的事情。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楊崢在這輪牛市中買的幾乎都是科技和互聯網公司的股票,並不斷加持。這些股票讓他的財富翻了幾番。他不願意提供具體的數字,在那個交易大廳,他是所有操盤手和分析師眼中“大神”級別的人物。

他也不願過多提及自己在國企中的日常。其實大多數在股市中尋求暴富夢的人,都不太喜歡講述自己的經曆,對財富進階的話題更是避之不及。

王軍也是本鋼的在職員工,在交易大廳裏熟悉的人都喊他王哥。他戲稱自己專職炒股,副職是去本鋼上班。為了在這次牛市中把握機會賺快錢,他將父母留給自己的一套房子賣掉了,湊了30萬塊錢一頭紮進股市。

他拒絕透露自己的實際收益,隻是略帶得意地說,“還行,比上班賺錢多多了。”旁邊有人趁機半開玩笑地泄露機密,“他翻了4倍多……”王軍立馬對他拋出一段粗口。

國企普通職工以及中小型城市長期積累的生活理念,讓他將“我就是一個平頭老百姓”掛在嘴邊,習慣生活按部就班和偏愛穩定的他,和很多同事們一樣,對私人財富這樣的話題極為謹慎。

他在證券交易所的桌麵上擺著保溫杯、茶葉盒以及一個電飯煲,有些中午他會在那個小包間裏一邊看股票一邊下麵條吃。盯股票盯累了,他會邀請身邊的股民打打撲克。

他們喜歡玩一種叫“馬隊”的四人式東北棋牌遊戲,兩副撲克混在一起,自己和對家湊成一夥,可以相互看對方的手牌,並共同決定出牌策略。因為牌量多,時不時飛出的“炸彈”在改變局勢的同時也在不斷挑戰持牌者的膽量和神經,不斷將籌碼和收益成倍地拋高,像極了股票市場的現實隱喻。

無論是楊崢還是王軍,都把在股市中的努力當做一種“自救”。他們希望在這輪牛市結束之前,盡可能多地積累財富,“誰知道以後單位的效益會不會更糟”。王軍和同事們經常抱怨單位降薪的事,偶爾也在公司貼吧發帖泄憤,要求領導們“管管員工的死活”,但他們清楚地知道,鋼鐵市場的經濟衰退,不光是本溪一個城市,全國範圍內都如此。

他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個人生活和命運。他們感謝這一輪牛市的及時到來,並不吝於在單位內部做宣傳,鼓動更多的同事進入股市。他們虔誠地期望,股票市場的繁榮永不結束。

“暴富”之後

2015年5月22日,沈陽市東北大學一座教學樓裏,劉鵬程拎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大步走進2樓的一間教室。裏麵已經坐著16個等待著他的“學生”,還有其他的人正在陸續到來。在這個不足30平米的房間裏,一場關於股票的講座即將進行。

場地是一個畢業生向母校臨時借來的。確切地說,他們都是劉的粉絲,在知乎和雪球財經等網站平台上,時刻關注著劉鵬程實名發布的每一篇專欄,並在細枝末節和字裏行間,揣摩著任何一句可能的對股市的分析和預測,並期待在實戰中將它們變現。得知劉鵬程是本溪人,老家距離沈陽並不遠,這群在省會讀書和工作的新一代股民們,熱情地邀請了他。

討論的話題都與這場還在進行中的牛市有關。扮演“導師”的劉鵬程也即將於近期出版自己的第一本炒股圖書,出版社的編輯把已經設計好的封麵和封底傳到了他的qq上。他對一切都很滿意。這樣的書向來不乏市場。在新浪博客,點擊量最高的博主早已不是韓寒,目前他隻能排在第八,前七位都在談論股票。

作為本鋼的退休職工,李錦以前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煲湯和跳廣場舞。擁有大量閑暇時間的她,甚至會花一兩個小時來和舞伴們電話討論到底是一些紅色歌曲更激揚,還是《小蘋果》《最炫民族風》這類曲子更讓人能適應節奏。自炒股賺錢後,她已經很少去跳舞了。因為愛“炫耀戰績”,她發現那些沒有炒股或賺得不如她多的人,對自己似乎沒有以前那麼熱情了,看自己的眼神也怪怪的。

“之前都是條件差不多的人,誰也沒比誰好,現在突然有一個人有錢了,她們本來也可以發財,結果錯過機會了,心裏肯定不平衡。”對此,李錦頗為後悔,“人有時候嘴不能太賤。”

劉鵬程預計眼前的這輪牛市會持續到明年,“如果按照我預計的走勢,手裏的這些錢差不多還能翻一倍。”

當500萬變成1000萬的時候,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牛市來臨前,他原本的計劃是通過炒股積累一定的資本和經驗,然後開一家公司,“賺更多的錢,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現在這個目標開始變為等牛市結束後給父母買套大房子,帶著女友去周遊世界,然後找個學校讀書。他打算去讀個研究生,方向最好是金融和曆史重疊的部分。金融和曆史是他最喜歡的兩門學科,一個給他帶來財富,一個幫他清楚地分析股票的發展脈絡,以便做準確預判。

他曾想過勸說父母也加入股市,最後還是放棄了。在這輪牛市中,他曾親眼看到過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拎著剛從銀行裏取出的幾萬塊錢現金來到交易大廳要求開戶,並見人就要求對方給自己推薦一隻一定會大漲的股票;在交易所做分析師的時候,他也曾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站在跌得一片慘綠的大屏幕前神情落寞,他的側影被記者拍下來,第二天成了當地報紙報道“股市慘淡”的配圖。

他不想自己的家人也經曆這樣的起伏人生。在他的理想中,父母就應該過普通國企員工平靜安閑的退休生活,“無論城市會有怎樣的發展走向,希望和安寧都會通過人們的努力獲得”。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崢、王軍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