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哆啦A夢背後的中日關係(3 / 3)

成都日報發表署名“程錦平”的評論《警惕哆啦A夢蒙蔽我們的雙眼》,其中提到:

“誰占據了文化發展製高點,誰擁有了強大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哆啦A夢是日本輸出國家價值觀和實現其文化戰略的組成部分,這是不爭的事實。認識到這一點,當我們在親吻‘藍胖子’麵頰時,就應當更少一些盲目,更多一些冷靜思考。”

《成都日報》提到“軟實力”時甚至有一點羨慕,就在2013年,哆啦A夢作為最著名的東京(機器)人成為東京奧運會申辦委員會的申辦大使,並最終為東京拿下奧運會立下了功勞。

一個國寶級的動漫形象必須要充滿正義感,但又不能是軍、警,美國隊長和黑貓警長都和奧運的氣質不搭配。

這個形象的創造者還必須要長期保持旺盛的創造力(讓兩代人以上看著它長大),而且還要長壽(創造米菲兔形象的荷蘭布魯納)或者找到事業的繼承人(哆啦A夢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和米老鼠的創作者迪士尼),從這點來說,中國的動漫人物要成為國家形象代言人,可能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

《成都晚報》在2014年9月25日發表《別讓哆啦A夢稀釋我們的痛點》的評論,署名為“成宛平”,把參觀“哆啦A夢秘密道具展”的觀眾和《朗讀者》裏的法西斯幫凶相提並論,“如果你無法說服周圍人對藍胖子的狂熱,至少也別在朋友圈為他的狂熱隨手點讚;如果你無法阻止這場展覽,至少可以拒絕成為圍觀者。”

《成都商報》的標題則稍顯溫和,《國人不能盲目追尋“哆啦A夢”》。一個地區的三張報紙同時對一隻機器貓開火,當時在網絡上引發了不少爭議。

媒體喜歡用“政冷經熱”形容這一段的中日關係。2010年,中國的GDP總量超過了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半澤直樹》至今沒有登陸央視,日劇的引進非常複雜,播出次數都要和電視台、演員工會等單位協調,不如韓劇手續簡單。

但是《半澤直樹》仍然為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們所喜愛,他們有別的途徑來獲得觀看這部日劇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在2014年11月來到北京,和中國學生交流的時候,提到自己還在看去年的日劇《半澤直樹》時,中國學生們會毫不客氣地說“太落伍了”。

但是安倍昭惠在大多數時候看見了中國學生的友好態度,和1980年代中國打開國門時不同,中國年輕人學日語的衝動沒有那麼強烈,安倍昭惠聽到中國學生告訴自己,去日本說英語就夠了,他們中的很多人“英語很好”。

英語媒體也成為那個冰期兩國互相批評的陣地,中國和日本的駐英國大使在2014年先後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指責對方國家是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係列小說中的大反派伏地魔。

而在2014年,英美媒體的一種論調是,這一年的局勢和1914年有相似之處,其中就包括亞洲可能的軍備競賽。

哆啦A夢也好,其他的動畫人物也好,他們確實能夠讓一些觀眾和讀者喜歡日本文化,但他們本身並不能改善兩國關係,大多數時候,動畫人物的傳播會首先受到政治關係的衝擊。

重新開始

“日本國民選擇吉田政府,我們就以吉田政府為對手;如果鳩山先生成了多數,我們就以鳩山政府為對手。”

這是周恩來曾經對高碕達之助說的一句話,對手並不是打架的對手,而是談判和麵對的對手。接下來的一句,是希望日本發展和中國政府的關係,而不是和“少數”的國民黨政權發展關係。

這句類比,也說明了從周恩來時代,中國政府就對內閣製的日本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那就是無論誰在台上,戲都要繼續唱下去。

安倍晉三的“回到戰略互惠關係”一句,意味著他希望兩國關係回到2006年和2007年的水平,接續上他之前曾經進行過的努力。

在APEC峰會之後,安倍晉三說過這樣一句話:“日中兩國對世界和各地區的繁榮都負有責任,國際社會期待日中關係得到改善。”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預測,亞洲2015年總體經濟增速將達到4.5%,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共會增加1.2萬億美元,速度放緩,但在亞洲中仍然較快,日本受益於安倍經濟政策帶來的複蘇,也會增長1.6%,亞洲經濟乃至於世界經濟的複蘇,兩國必須和睦相處。

中國努力推動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也一直邀請日本的加入或者合作。單獨的中國或者是單獨的日本都無法拉動整個亞洲前行。

央視新聞主播李小萌曾經在《新聞會客廳》節目上轉述過白岩鬆的一個說法,和安倍的“戰略互惠”類似,但更加通俗:

“我們既然不能追求像情人一樣的親密,又不能敵對,最理想的是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關係。”

從這點來說,作為中日關係晴雨表的哆啦A夢可能還真的可以提供一個模式,也就是大雄-胖虎模式,胖虎最好的朋友是小夫,大雄最好的朋友是靜香,大雄和胖虎都不是彼此最好的朋友,甚至在劇集當中經常會起一些衝突,但是在每一集劇場版當中,他們都在同一個團隊當中合作,一起前行,認真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在哆啦A夢離開的幾年,哆啦A夢的同行正在中國攻城略地,《海賊王》變成“航海王”打進央視電影頻道,而《銀魂》的萬事屋三人組則成為土豆網的一麵招牌,被刷在北京的地鐵通道牆麵上,《銀魂》的女主角神樂是一個手拿唐傘、身穿大紅旗袍或者中式褲褂,說帶中國口音日語的外星人姑娘,勇敢單純,人氣很高。

在已經公布的《哆啦A夢與你同行》的海報上,能夠看得出哆啦A夢重回中國的雄心—靜香和哆啦A夢頭戴著京劇的頭飾出現,在一部已經完成的作品上額外加上中國元素,確實有些吃力。如果兩國關係能夠持續轉暖,更好的做法是在開發下一作時加入特定的中國元素。

這對哆啦A夢來說並不陌生,已經去世的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對中國文化頗有好感,在早些年的哆啦A夢劇場版當中,至少《大雄與日本誕生》、《大雄的平行西遊記》等幾部作品有很濃烈的中國色彩。

其中1989年上映的《大雄與日本誕生》一集當中,7萬年前的中國少年古古兒由於時空錯亂來到20世紀的東京,遇到了大雄和哆啦A夢,最終他們送古古兒和他的部落從古中國來到古日本,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這部電影沒有被日本人認為政治上不正確,而且在商業上非常成功,盡管票房收入在1998年被後作超過,但它的觀賞總人數一直都是哆啦A夢劇場版中的第一。

對哆啦A夢來說,在這一個中日關係好轉的時期盡力開拓中國市場和維護各種關係,在下一個冰期到來之前真正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擺脫中日關係對自己的影響,不再會因為兩國關係的好壞而停擺,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