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形象禮儀篇(2 / 3)

行走提示:街市上仰麵行走和低頭行路都不能給人以優雅的印象,目光四撒或左顧右盼或不斷回首也不能給人以良好印象。

日常衛生應知應懂

容易忽略的事:第一,如果早晨能把鼻孔中的分泌物用紙巾清洗幹淨,一般來說,一天裏不需再做清理。第二,露出鼻孔的鼻毛,要在早晨清洗鼻孔時剪去。

經常留意的事:第一,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服(衣著要一日一換或一日兩換);第二,注意整理發型和亂發,注意揩淨皮鞋;第三,留意眼角處有無眼屎並經常清理;第四,經常修整指甲或補塗指甲油,並清除藏垢。

能夠做好的事:第一,避免出現口腔異味,就要不吃生蒜、生蔥、韭菜、洋蔥等有異味的食物(如因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腔異味,就要去醫院治療)。第二,避免出現打嗝兒,就要注意在吃喝時不狼吞虎咽,不吃過飽。第三,避免放屁,就要不吃或不多吃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紅薯、洋蔥、四季豆等。特別注意飯食不要吃得過多或過飽。第四,避免夏季時不自覺地搓身上的灰垢,就要每天衝個澡。

日常習慣二十美

第一,每天的活動都有計劃;

第二,做事有始有終;

第三,做事追求完美;

第四,樂觀地看問題;

第五,用過之物放回原處;

第六,幹活之後場地整潔;

第七,今日之事今日了;

第八,守信;

第九,守時;

第十,不撒謊;

第十一,不醉酒;

第十二,不亂花錢;

第十三,不闖紅燈;

第十四,外出或進家都要輕輕關、開門;

第十五,外出或進家都向長輩打招呼;

第十六,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

第十七,不隨便翻動他人的東西;

第十八,不打擾他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第十九,拜訪之前先預約;

第二十,時時處處禮貌待人。

日常風格九對照

(1)肮髒邋遢與整潔講究;

(2)咋咋呼呼與斯文儒雅;

(3)縮手縮腳與大方瀟灑;

(4)鬆鬆垮垮與精神挺拔;

(5)慌慌張張與沉靜穩重;

(6)黏黏糊糊與果斷利落;

(7)唯唯諾諾與不卑不亢;

(8)高傲霸道與謙虛禮貌;

(9)粗魯鄙俗與高貴典雅。

日常行為十九忌

第一,忌無理待人;

第二,忌衣貌取人;

第三,忌不修邊幅;

第四,忌不拘小節;

第五,忌傻眼盯人;

第六,忌蹲姿;

第七,忌袖手;

第八,忌光膀子;

第九,忌隨意擤涕;

第十,忌隨意吐痰;

第十一,忌隨地大小便;

第十二,忌隨地棄物;

第十三,忌大聲敲門;

第十四,忌急促敲門;

第十五,忌猛力關門;

第十六,忌不顧樓下鄰居;

第十七,忌不掃門前雪;

第十八,忌打探隱私;

第十九,忌說長道短。

公共場合十二不宜

第一,大聲說笑;

第二,打打鬧鬧;

第三,剪指甲;

第四,掏耳朵;

第五,摳鼻孔;

第六,脫鞋子;

第七,打哈欠不罩口;

第八,咳嗽時不掩口;

第九,上車擁擠;

第十,排隊加塞;

第十一,亂寫亂畫;

第十二,東張西望。

請客、赴宴應知應懂

(一)請客應知應懂

第一,選擇和控製好請客時間,不打擾鄰居的休息。

第二,座位有尊卑之別,對每個客人的座位做到心中有數。

第三,宴席上的發號施令人,應是地位最尊者或年齡最長者。

第四,懂得“茶七飯八酒滿十”,即茶上七成滿、飯上八成滿、酒上十成滿。

第五,需要敬酒時,應在酒過三巡後進行。

第六,勸酒時不要死纏硬灌,要有禮有度,要讓每個客人高高興興和平安返家。

第七,有芥蒂、有矛盾者或不是一群一派者,不同時請入家中同桌飲酒。

第八,不冷落每一位客人。

(二)赴宴應知應懂

第一,赴宴要講究穿戴。

第二,赴宴應守時,不宜太提前到達,更不宜遲到。

第三,不隨便入座。進入座位時應依從主人安排。

第四,待主人示意後,再開始用餐。

第五,用餐時,筷子應夾一次菜放桌上一次。

第六,夾菜不“越位”(隻夾盤子中靠近自己的“麵前菜”),不亂翻亂挑。

第七,不站起夾菜。

第八,不把愛吃的菜端到自己麵前。

第九,掌握住用餐節奏,不在大家正酒香飯甜時聲稱吃飽,也不在大家已酒足飯飽時還吃喝不止。

第十,不喝得醉酒,不撐得打嗝。

第十一,不在眾人麵前剔牙。

第十二,不帶沒規矩、不聽話的孩子赴宴。

第十三,客走主安,不宜長久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