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自然健身秘功(1 / 3)

佛家自然健身秘功

佛家健身秘功動作分類

一、手型(一)拳:

五指攥緊,拳麵要平,拇指壓於食指、中指第二指節上。

(二)掌:

1.柳葉掌:拇指內曲,其餘四指伸直並攏向後伸張。2.八字掌:拇指伸直,虎口張開,其餘四指伸直並攏向後伸張。3.分指掌(透風掌):五指用力分開,掌心微凹。(三)勾:1.屈腕五指撮攏。2.屈腕拇指與食指、中指撮攏,無名指、小指依次內曲。(四)爪:五指有力分開,第二、三節指骨彎屈,第一節指骨盡量向手背的一麵伸張,掌心凸出。(五)指:中指與食指伸直自然分開,其餘三指屈於手心,拇指壓在無名指第一指節上。

二、步型(一)弓步:

前腳微內扣,全腳著地,屈膝半蹲,大腿高於水平,膝部與腳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腳尖裏扣斜向前方,全腳著地(兩腳間距三腳半左右)。

(二)馬步:

兩腳左右開立,腳尖微內扣,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

(三)仆步:

一腿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緊,全腳著地,膝與腳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鋪接近地麵,全腳著地,腳尖內扣。

(四)虛步:

後腳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腳著地;前腿微屈,腳麵繃緊腳尖虛點地麵。

(五)歇步:

兩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腳全腳著地,腳尖外展;後腳腳後跟離地,臀部外側緊貼於小腿。

(六)坐盤:

兩腿交叉疊攏下坐,臀部和後腿的大小腿外側及腳麵均著地;前腿的大腿靠近胸部。

(七)丁字步:

兩腿並攏半蹲,一腳全腳著地,另一腳腳尖點地,靠在支撐腳內側,支撐腿大腿成水平。

(八)蹲樁步:1.椅子樁:兩腳並攏,兩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腳著地。2.一字樁:兩腳全腳著地,前後並攏,一腳腳尖靠在另一腳內側腳弓處,兩腿屈膝下蹲,大腿接近水平。

(九)並步:

兩腿伸直並攏,全腳著地。

(十)蹲歇步:

一腿屈膝下蹲,全腳著地,大腿與小腿靠緊,另~腳向後相距30公分屈膝下蹲,小腿與地麵平行,後腳跟離地。

(十一)後點步:

兩腿直立交叉,後腳以腳尖點地。

(十二)跪步:

一腿屈膝半蹲,全腳著地,大腿成水平;後腿屈膝跪地,膝距前腳半腳或橫向跪地,腳後跟離地,前腳掌著地。

(十三)橫檔步:

兩腳左右開立,約同弓步寬,全腳著地,腳尖正向前方。

(十四)擊步:

後腳擊碰前腳,身體騰空落地。

(十五)躋步:

與擊步相同,後腳擊碰前腳騰空落地。

(十六)雞形步:

一腿屈膝支撐,一腿腳擦地向斜前方踢起,腳尖勾起,大腿接近水平。

三、手法

(一)拳法

1.抱拳:兩臂垂直上提,同時兩手變拳抱於腰間,拳心向上。

2.衝拳(前衝、側衝、上衝):拳從腰間旋臂向前快速擊出,同時自然彈回使手臂微曲,力達拳麵。側衝、上衝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3.抄拳:臂微屈,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擊打,高不過胸,拳背向前,力達拳麵。

4.撐拳:拳肘相並,屈臂從胸前向前向後側擊出,雙臂成弧形,拳心向下,拳眼相對,力達拳輪。

5.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由前下栽。速度要快,前臂內旋,拳眼內向,臂伸直或微曲,力達拳麵。

6.架拳(左架、後架):一拳架於額前上方,肘微屈成弧形,臂與前額相距約15公分,拳眼向下。

7.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擊,臂伸直力達拳輪。掄臂劈擊時臂要掄成圓。

8.裹拳:雙拳從腰間屈臂成弧,側向內擊,拳麵八字形相對,力達拳楞(指第二關節楞)。

9.格拳:上格拳:拳從腰間由腹前屈臂向上,然後外格,拳心向內拳麵向上,力達前臂,拳高不過眼。下格拳:小臂向裏向外格擊,力達小臂。

10.擠手抱拳:一手為掌,一手為拳,兩手相擊,即拳麵與掌心抱擊。

11.截把拳:右臂曲90度於胸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臂於右手前方,手心向上,兩手同時變拳,右拳從下、左拳從上盤截擊出,右拳在前左拳在後,雙拳拳心向下。

12.夾襠拳:拳由胸前直臂向下掛於襠前,拳背向外。

13.反背拳:拳於胸前,拳背向前,拳心向內,以肘為軸向前彈擊。

(二)掌法

1.推掌:掌由腰間旋臂向前立掌推擊,臂微曲,速度快,力達掌根或掌外沿。

2.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向前)插掌,力達指尖。

3.砍掌:臂由屈到伸,仰掌向左,俯掌向右擊打,力達掌外沿。

4.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達掌心。

5.撒掌:屈臂向地麵抓屈五指,變拳屈臂子胸前,快速伸臂,拳變掌向前抖腕撒出。

6.架掌:掌心向上,屈臂架於額前上方約15公分處。

7.板掌:屈臂內收,掌經胸前,以肘關節為軸向前彈擊。五指自然分開,掌心向內,力達掌背。

8.搶手:雙掌手心向上,從腰間向前上方插出,力達指尖。

9.摟手:雙手側立,手背均向外,右手高,左手低,雙臂呈弧形向同側方向摟出。

10.雲手:兩手相對於胸前,左手在上,兩手依次在頭頂上方盤旋一周後變拳抱於兩腰。

11.舞花手:兩掌根相對交叉,逆時針或順時針絞花。

12.插指:兩手由拳變指,手臂由屈到伸,兩手由腰間快速插出,力達指梢。

13.按爪:爪由上向下按擊,力達掌心。

14.十字手:兩掌手腕胸前交叉,掌指朝上,向前推擊。

15.撩掌:由下向前屈臂外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隨屈腕直指向掌心卷收。

(三)肘法

l.頂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頂或側頂,力達肘尖。

2.盤肘:手臂平舉,拳心向下,前臂由外向內盤肘。

3.架肘:屈臂外旋上舉,拳心向前上方或正下方,屈臂90度置於額前,高不過頭。

4.格肘(裏格、外格):前臂上屈,手心向裏,力在前臂,向內橫撥為裏格;向外橫撥為外格。

5.橫擊肘:肘關節屈,弧形向前,屈臂平擊,力達肘尖和前臂外側。

四、腿法

(一)屈伸性腿法

1.彈腿:支撐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彈擊,高不過腰,腳麵繃平稍內扣,力達腳尖,腿彈擊到位後自然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