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整形O2O:當夢想“造”進現實(2 / 3)

“我們一開始在分析市場的時候,發現患者在網上想要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整形比較賺錢,醫院會在百度上麵投很多廣告”,金星說。

據了解,每家醫院都會養一個30人到50人不等的網絡營銷部門,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百度上做seo優化。

一方麵,營銷部門會搭建很多垃圾網站,每個網站起一些模棱兩可但看上去很官方的名字。比如中國雙眼皮修護協會,然後發布大量文章優化雙眼皮這個關鍵詞,當用戶在搜索雙眼皮時,這個網站就自然比較靠前,就能將流量引導到自己的官網上去。

另一方麵,再買通各種各樣的整形貼吧,雇大量水軍,去論壇社區貼吧灌水發廣告。

“隻要政策允許,全網絡上你能想到的營銷方式都用過了,因此每個門檻的經營成本都被提得很高。”金星解釋道。

鳳凰科技采訪發現,因為有較大的廣告投入,整形醫院前三年處於虧損狀態。即便走上正軌後,每年廣告投放的占比依然是營收額的30%。

在北京,大的整形醫院有七家,以美萊為例,每個月在百度的廣告投放的費用是200萬,一年2000多萬,加上谘詢師醫生分別提成20%,以及店麵租金,最後留下15%的淨利潤,並且在業內算高的。

但問題在於,為什麼這個行業需要那麼大的廣告投入?這些投入最後誰買單?金星認為,整個行業的生態正處於一個惡性循環狀態。

首先,整形行業本身收費隱性,並沒有一個市場定價。公立醫院關於國家的手術收費是有規定的,一個雙眼皮價格兩千三千,但在私立醫院好的醫生可以定價三萬塊,這其中包含廣告投入推廣費用。

其次,媒體常年的負麵報道帶給了消費者對整形行業的偏見,這導致整形醫院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媒體的廣告投放,廣告的投放又提升了經營成本,最後又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整形醫院在給誰打工?消費者的錢去哪兒了?都給了百度和媒體”,金星說。

模式:從論壇到O2O

正因為發現行業惡性循環,金星萌發了搭建新的生態體係的想法。

在互聯網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金星,24歲就任職貓撲網產品運營總監,之後出任騰訊財付通產品運營總監、im2.0運營副總裁。這些經曆,特別是做論壇的經曆,給了新氧起步很大的幫助。

金星將新氧的發展劃分階段,首先做論壇積累用戶,有了用戶才能吸引醫生。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整形網站的基本功能,我們還希望為醫院醫生和用戶提供一個溝通平台,讓這個行業透明”。金星以一個曾遇過的案例為例。“有個患者在論壇發帖,稱在北京一家挺有名的醫院做了一個下巴,有紅腫發炎跡象,醫院很著急,打電話來找我刪帖,軟硬兼施,包括直接開價,上法院,甚至黑道威脅,女公關色誘,但是新氧一直沒有刪帖。最後他們靠溝通解決了問題”。

談到這不刪帖的底氣,金星表示並不怕跟醫院鬧矛盾。“我們平台上的每個醫生都有認證,在互聯網上,首先要把用戶抓住,有用戶就不怕沒有醫院。”

在完成了前期用戶積累後,新氧開始加入O2O項目。

據了解,做整形O2O的APP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給求美者提供整形相關知識,預約整形手術、分享手術案例、給醫院打分;第二種提供假象整形功能,客戶端設計整形術後效果圖;還有一種是給求美者提供手術案例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