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談到的福州某服裝折扣企業,經筆者指點在福州市區發展了40餘家連鎖店,網絡密集型布局帶來了發展奇跡,即慕名而來的加盟者很多。筆者又建議其要有所取舍,先選擇總部以外的個別地區,同樣密集布置渠道網絡,讓每個縣級以上城市都完成招商業務後再開發下一個區域。這樣,使該企業在市場上造就了強大的影響力,外省的加盟商也紛紛要求加盟。事實證明,“區域的可複製性”是連鎖經營企業營銷的關鍵環節,也是促成企業實現快速壯大的一個重要前提。
銷售的可複製性
“銷售的可複製性”是指加盟店單店銷售方法的可複製性,許多加盟者來自於外行的非專業人士,沒有行業銷售經驗,或雖然是業內人士但未必有好的銷售方法,因而都需要總部的指導和幫助。連鎖經營企業大都有一套供加盟商參照使用的《銷售手冊》,還有講師、市場督導的講解與輔導。但現實中許多企業的銷售方法是不可複製的,通常表現在除總部的一些市場督導堪稱“銷售高手”以外,加盟商卻難實現良好的銷售業績,市場督導幾番登門也無濟於事。
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源在於企業的銷售方法過於強調“技巧”,一些企業的《銷售手冊》不惜把方法細化到店員與客戶如何對話,店員不斷收集客戶提出的新問題,讓市場督導研究如何回答,這種銷售方法因客戶提問和質疑的千變萬化,而使得培訓後的店員也無所適從,因而它不具有可複製性。而正確的銷售方法應該是,培訓店員對品牌、企業、產品的詳盡理解,提煉出品牌與產品的優勢,始終起到引導客戶認識產品的作用,有效激發客戶對產品產生興趣,而不讓客戶左右了店員的思維;培訓店員對客戶關注點的精準把握和對客戶利益的密切關注,有效促成客戶即時作出購買決定。這種銷售方法是以理念引導了消費者的思維,讓店員的技巧簡單化,它才成為可複製的銷售模式。
管理的可複製性
管理一家店和管理多家店的方法是不同的,管理一個區域和多個區域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最為常見的是小企業早期不亂,稍微發展壯大後就亂,不少連鎖經營企業依賴於以人管人,缺乏相應的製度或製度不能保證加盟商的利益,廠家對外地加盟商的管理顯得鞭長莫及,不能專營專賣,甚至賣起冒牌貨,無所顧忌地侵害廠家利益的加盟商大量存在著,究其原因就是廠家的區域管理是不可複製的。
某服裝企業的加盟商分散在全國各地,數量達數百家之多,除總部周邊縣市的加盟店業績不錯外,其它地區加盟商的進貨量都很少,市場督導反饋給廠家的信息幾乎都是“產品不好賣”。偶然的機會讓企業老板看到了幾家加盟店,店內陳列的大都是別人的產品,這樣的加盟店怎能為總部做出好的銷售業績呢?其中一個加盟商向老板道出原委,之所以不進或少進總部的貨,是因為離總部路途太遠上門進貨成本太高,而電話溝通進貨進回的貨總是出差錯,總部自行發貨更是不能迎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進來的貨不是賣得少就是根本賣不動,加盟商隻好就近找批發市場進貨。是不是廠家發現問題了就能解決呢?答案還是否定的。因為加盟商散落在全國各地,廠家派出各地的區域經理顯然管理成本過高,倉庫的管理人員對外地市場了解甚少,各地消費者著裝習慣有所區別,向總部周邊一樣的管理顯然是不行的,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廠家的營銷網絡布局還得從新來過。
從上述五個要素來看,中小企業要快速做大就應該選擇看似很小的項目,但它一定是很容易複製的項目,從單店複製成一個區域性市場,再把區域市場無限複製。一個小企業要把網絡快速做大不難,難的是做大後的網絡能夠持久存活。因此,最好不要一心想著向加盟商圈錢,而要去養好渠道讓渠道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