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呋喃唑酮測定方法(1 / 2)

飼料中呋喃唑酮測定方法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又名痢特靈,是一種抗菌類物質,具有抑菌性和殺菌性,可用於防治球蟲病、細菌性痢疾等畜禽疾病,還可用作治療和預防豬、牛及家禽病的抗微生物類藥物。然而,因其在動物體內的殘留,食用魚類禁用,其他動物的使用劑量也必須嚴格控製,因此對呋喃唑酮及其殘留產物進行定量檢測十分必要。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對部分人藥、獸藥的使用及添加劑量都頒布了相應的法令和法規加以限製。例如美國的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規定的禁用和限用的食用動物用藥包括:氯黴素、克倫特羅、己烯雌酚、硝基咪唑類物質、呋喃唑酮、硝基呋喃和一些磺胺類藥物(泌乳奶牛用)等。我國於1999年製定出《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食用動物用藥及其劑量都有明確規定。

1呋喃唑酮的測定方法

呋喃唑酮呈黃色粉末狀,味苦,微溶於氯仿,不溶於水和乙醇,其分子量為225.16,熔點245-258℃。它是由乙醇胺經縮合反應,亞硝化、環合、還原後再經縮合而製得的。以往理論認為:呋喃唑酮是一種光敏性物質,見光易分解。目前,在分析化學領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能測出其最終光分解總量,結合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其光分解溶液的4種分解產物進行分析,發現僅有很小部分發生了分解;而運用質譜儀和遠紅外光譜儀也可證實呋喃唑酮一般較穩定,不易分解。下麵對呋喃唑酮的分析測定,就質量檢測法、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別作一介紹。

1.1質量檢測法 此法是將飼料碾碎過篩後,分別用二甲基甲酸胺(DMF)試劑和乙二胺試劑進行測試。

1.1.1 DMF測試 放9滴DMF和1滴氫氧化鉀醇溶液於白色凹盤中的3個低凹處,再將0.01g飼料試樣噴灑到每個低凹處液滴上,用顯微鏡觀察,當呋喃唑酮含量大於 25 mg/kg時,會生成易於觀測的亮藍色物質。

1.1.2 乙二胺測試把幹濾紙放在培養皿底部,並將試樣均勻地噴灑在濾紙上,再將一定量的乙二胺分布於濾紙邊緣,用顯微鏡在10X檔觀測,若有深紅色物質生成則為呋喃唑酮。然而,在動物飼料中常混有血粉,也會與乙二胺試劑反應呈深紅色而幹擾試驗,加上此法為半定量法,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分光光度法 本法的機理是在DMF介質溶液中,呋喃唑酮與苯肼鹽酸溶液反應生成在440nm處有強吸收的亮黃色物質。因其最佳工作曲線測定範圍是0-50 mg/kg,故稱取相應質量的碾碎過篩的飼料樣品於錐形瓶中,準確加入DMF,加蓋,在水浴鍋中煮沸5 min,再置於調速振搖皿上振搖 10 min後,於快速濾紙上過濾。取一定體積的濾液酌量稀釋到容量瓶中即製得試樣。取同等體積的試樣和用DMF配製的各標準工作溶液於比色管中,向每支管中加入5mL苯肼鹽酸溶液,混勻後置於70℃水浴中25 min,再於 15℃水浴中冷卻5 min,然後準確加入甲苯到各比色管中,加蓋,振搖一定時間後將甲苯層用脫脂棉濾入比色皿中,使用分光光度計於440nm處讀取吸光值,進行測定。此法簡單易行,準確度較高,對於設施不太完善的實驗室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1.3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現在據資料可查的較常用的3種HPLC法其色譜條件基本一致:采用光脈衝式泵,流速控製在 0.l-2.0 mL/min;若為進樣環則體積為 20-50 mL;紫外可見檢測器(UV)波長為365 nm;保護柱:反相柱C18或C8(柱填料粘度≤ 10μm)柱均可。這 3種方法的差異主要在於試樣的前處理,以及由此而選用的流動相和標準溶液的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