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安全型飼料添加劑研究發展趨勢
由於使用抗生素給人類帶來的安全隱患,許多國家已通過立法限製抗生素的使用,並致力於研究開發無毒副作用、無殘留的安全型飼料添加劑品種,並已取得初步進展。
5.1微生態製劑
包括活菌製劑、微生物培養物、微生態調節製劑等。微生態製劑是微生態理論在飼料工業上的直接應用,它們通過改變動物胃腸道微生態環境和微生物群組成,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提高機體抗病力及飼料利用率,從而達到防止消化道疾病和促進生長等多重作用。在畜禽飼料中應用效果較好。
5.2寡糖
是指2~10個單糖通過糖苷鍵連接的小聚合物的總稱,為短鏈帶分枝的糖類物質。動物消化道分泌的糖類消化酶對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僅限於直鏈的α-l,4糖苷鍵,帶有分枝的寡糖則分解能力很弱或不能分解,所以短鏈帶分枝的糖類物質在通過腸道的過程中不能為動物體所消化吸收,僅能為腸道有益菌提供碳源,並促使有益菌增殖,能克服活菌製劑的缺陷。
5.3中草藥添加劑
中草藥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能增進動物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和酶的合成,從而促進生長,提高繁殖力和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報酬,增加飼養效益,而且毒副作用小,無耐藥性和殘留公害,應用前景廣闊,是一種天然優質新型的飼料添加劑。
5.4酶製劑
酶是由生物體生產的一類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物質,又稱生物催化劑。飼用酶製劑是通過特定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的含單一酶或混合酶的工業產品。飼料用酶已有20種。飼料用酶多為水解係列酶,如蛋白酶、纖維素酶、β-葡果糖酶、戊聚糖酶(阿拉伯糖木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果膠酶、α一澱粉酶、液化澱粉酶、糖化酶(糖化澱粉)和植酸酶等。目前除植酸酶有單一酶產品外,其餘飼用酶製劑大多是包含多種酶的複合製劑。應用較多的有纖維素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澱粉酶、蛋白酶、果膠酶和植酸酶等。添加飼用酶劑能補充動物內源酶的不足,增加動物自身不能合成的酶,從而促進畜禽對養分的消化、吸收,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促進生長。此外酶製劑的應用不但為各種不同類型日糧,尤其是非常規日糧的應用提供可能,而且還減少了環境汙染的可能性(Michael,2000)。
5.5糖萜劑
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質,主要成分為三萜素和糖類。作為飼料添加劑,在畜禽養殖過程中,能明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從而提高畜禽的成活率,降低防病的用藥成本,也改善了肉的品質。
5.6卵黃抗體添加劑
傳統上人們通過使用抗生素控製仔豬下痢,抗生素泛濫使用造成的困擾和由於長期使用而導致應用效果降低,迫使人們尋找其它途徑來控製仔豬下痢。卵黃囊抗體添加劑就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生物製品,它可以有效地預防或治療仔豬下痢(Marquardt等,1999)。
5.7生物肽添加劑
肽是指氨基酸間彼此以肽健相互連接的化合物。多肽類一般指2~10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類,生物活性肽就是對動物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類。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這些肽類對動物的消化、吸收、礦物質代謝、抗癌、促生長、刺激產乳和免疫功能、調節神經、防止疾病等方麵有重要作用。
6飼料安全管理技術和措施
6.1飼料安全管理法規建設
針對飼料安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各國都製定了相應的法規。歐盟已明令禁止使用肉骨粉和動物油脂作為飼料原料、禁止使用β-興奮劑和其它激素類生長促進劑,隻保留了莫能黴素(鈉鹽)、鹽黴素(鈉)、黃黴素和卑黴素(阿維拉黴素)4種抗生素繼續作為飼料添加劑,而瑞典已全麵禁止使用任何醫用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飼料安全問題。針對歐洲爆發瘋牛病和二惡英中毒事件,及時發布了禁止了從歐洲進口肉骨粉和動物用油脂的禁令,並研製開發出動物飼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檢測方法,從2002年11月1日起在中國各個海關口岸正式使用,用於防止瘋牛病傳入我國。用於檢測鹽酸克倫特羅的快速檢測試劑條已研製成功,有待投入使用。同時,頒發了一係列法規和管理辦法,如《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範》、《飼料藥物條例》、《食品衛生法》、《動植物檢疫法》、《飼料中鹽酸克倫特羅的測定》等。最近頒發了無公害食品的衛生標準。2001年國家投資1.9億元啟動了“飼料安全工程”,建立了飼料安全評價基地和飼料安全監控信息網,完善飼料標準化體係,改善檢測條件,加強監控和執法。並準備在全國飼料行業推行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製點)管理(李德發,2002),努力提高飼料行業的整體素質和產品質量水平。所有這些法規和措施的實施使我國飼料和畜產品安全現狀得到了顯著改善,並為將來全麵實現飼料和畜產品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
6.2飼料安全管理技術措施
(l)嚴格執行飼料原料及添加劑的安全標準,加強安全性檢測,確保飼料安全;
(2)嚴格按規定範圍、劑量、配伍及停藥期使用飼料原料及飼料添加劑;
(3)以無公害畜產品的生產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為目標,研究飼料原料及飼料添加劑的應用技術及飼料配製技術;
(4)研究營養與免疫的關係,通過完善營養供應方案提高動物免疫機能,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最終達到降低用藥,提高生產性能的目的。
(5)應用常規技術和生物技術改善動物生產潛力和抗病力,降低或消除細菌的抗藥性,培育高產抗病動物新品種和抗藥性細菌新菌株;
(6)開發和應用新型安全飼料添加劑(如酶製劑、有機酸等)和新的飼料配製技術。
7結語
飼料安全就是食品安全,它關係到人類的健康和生存,除建立健全各種法律法規體係外,飼料安全技術的進步是解決問題的核心,加速安全無公害飼料添加劑的開發和應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措施之一。
隨著我國飼料科技的發展,飼料安全標準體係和監督檢測體係的日益健全與完善,尤其是中央的地方各級政府對飼料安全工作支持力度的加大,廣大飼料和動物營養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定不能白費。相信不久的將來,公眾所期待的放心肉、放心奶、放心蛋會越來越多地走上百姓的餐桌。同時為2008年的綠色奧運會獻上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