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動物,即使是真的因為沒有錢而不買,但說出來的理由卻是“今天很忙。改天再說”,於是“今天很忙”就變成真心話脫口而出。因此,我們大可無視於對方所說的話,或者幹脆把話題轉到無關緊要的方麵去。
這時有兩個關鍵值得注意,其一是強調這附近誰都買了(即使事實完全相反,也得這麼說),例如前麵中的實例的部分內容:
客戶:“現在還不需要,而且我還得跟先生商量商量再說……”
銷售員:“大家都是由太太做主購買的呀!”
客戶:“不商量一下不行,再說孩子還小”。
銷售員: “大家都是從小孩四五歲的時候就買了啊!”
像這樣“大家”、“某某太太家”、“這附近的太太全都……”或者甚至於“嘩……”、“呼……”等意義不明的語氣,使顧客產生如下的心理……“左鄰右舍真的全買了嗎?這麼說我們家不買怎麼行!”這種“大家”、“每家每戶都……”之類的語言效果出奇的大,因為在不知不覺中煽動起顧客的攀比心理。特別是在婦女強烈的嫉妒心驅使下,會產生“隔壁的太太買了我豈能甘落人後”的念頭。
從顧客的這種反應上,可以發現“大家都買了”的方式,不僅可以撩起顧客的攀比心理,同時更可以使對方內心裏產生安全感: “大家全都買了嘛!用不著擔心受騙。
在“不需要”、“已經買了”等等拒絕語句裏麵,其實是隱藏著擔心受騙的顧慮——向推銷員買東西,萬一受騙了,豈不是太丟臉了嗎?如果來一句“大家全都買了啊”。或隔壁家的王太太也買了,如果王太太平時很會買東西則效果更佳。就可以將對方心中的疑慮一掃而光。
激發顧客的攀比心理成交法就是充分地利用顧客之間的相互影響力,團體的生活壓力來順利促成交易。使用這種方法時事件應該真實,數據必須準確,切忌憑空捏造,欺騙消費者。否則,不僅不會順利促成交易,反而會影響企業形象,從而對企業整個銷售工作產生不利影響。根據自己的產品的特色,找出產品的無形價值,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成交的機會就會大大提高。
提升產品附加值成交法
提升產品附加值成交法的關鍵就是將產品的價值和附加值找出來,讓顧客在使用產品時,不但可以享受到產品的價值帶來的快樂,更可以享受到產品附加值帶來的快樂。
譬如:在購買一支名牌鋼筆時用來寫字是它的價值,而名牌帶來地位和品味的提高是它的附加價值。
在普度創出雞肉品牌之前,所有的雞肉都沒有商標;而聰明的普度卻創出一個商業品牌,“普度雞肉”。這樣,普度的雞肉迅速占領市場。
聖路易市第一美國保險公司的區域經理戴維斯師法前賢,也創出了該公司的品牌特色也就是提供附加價值商品。
戴維斯為了做房地產公司的保單,免費為客戶提供保險以外的額外服務,特意為客戶(主要是該區的房地產中介商)設立一個專屬俱樂部。
某年12月中旬,戴維斯寄出第一批卡片,對象是聖路易市所有房地產公司的總裁。卡片以銀色為底,印上一隻漂亮的鷹,和一行字:“老鷹快來了”,此外沒有任何署名。
隔年1月初,戴維斯寄出第二批卡片,同樣的形式,標題卻是“老鷹就快來了”。
第三次寄出的是一批小冊子,標題為“老鷹到了”。冊子內介紹該保險公司的客戶俱樂部、包括各項相關服務和會員福利。信中另附回函卡,敦促收信人盡快回函,以索取相關資料。戴維斯共寄給9千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其中380家成為戴維斯的客戶。
戴維斯說:“這個活動隻不過是將同樣的服務組織成一個計劃,再取個名字罷了。當初我向老板提出這個構想時,他說:“這種可笑的構想,虧你想得出來。”我的回答是:“因為可笑,所以有效。”這是一句金玉良言。“可笑”的新構想,通常效果驚人。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產品的特色,找出產品的無形價值,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成交的機會就會大大提高。激將成交法就是銷售員運用適當語言技巧巧妙地刺激顧客,但又不太傷害顧客自尊心,使顧客在逆反心理作用下完成交易活動的成交方法。
“請”將不如“激”將
激將成交法就是銷售員運用適當語言技巧巧妙地刺激顧客,但又不太傷害顧客自尊心,使顧客在逆反心理作用下完成交易活動的成交方法。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在交談中,正確而巧妙地運用激將法,一定能收到積極的效果。
當有些人的自尊心受到自我壓抑,或是由於遭受挫折、犯了錯誤或其他種種原因而產生了自卑感時,我們運用其他方法不能使他振作起來,請接受我們的意見和主張——用激將法刺激他,從而使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激發起來。
“激將法”是與那些感情容易激動的客戶成交的最佳方法。在營銷業務中,如果我們利用激將法,就會迫使那些不願講實情的人將其底細講出來。通過用激將法,往往會使結果正合我意,有利於實現我方的談判目標。這種以“激”代“請”的做法,常常能迫使對方把我方要了解的情況講明,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