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客戶的好奇心理來接近對方。好奇心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行為動機,客戶的許多購買決策有時也多受好奇心理的驅使。

一位英國皮鞋廠的銷售員曾幾次拜訪倫敦一家皮鞋店,並提出要拜訪老板,但都遭到了對方拒絕。這次他又來到這家鞋店,口袋裏揣著一份報紙,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關於變更鞋業稅收管理辦法的消息,他認為店家可以利用這一決定節省許多費用。於是,他大聲對鞋店的一位售貨員說:“請轉告你的老板,就說我有路子讓他發財,不但可以大大減少訂貨費用,而且還可以名利雙收賺大錢。”銷售員向老板提賺錢發財的建議,當家老板怎麼不動心呢?於是他立刻答應接見這位銷售人員。同樣,銷售人員也成功地進行了推銷。

打一下揉三揉

有一次,原一平去拜訪一位性格孤傲的y先生。由於他性格古怪,所以盡管原一平已拜訪了3次,並不斷地更換話題,可是y先生仍然毫無興趣,反應冷冰冰的。

到了第三次拜訪,原一平覺得有點不耐煩,所以講話速度快起來。y先生大概因為他講得太快,沒聽清楚。

他問道:“你說什麼?”。

原一平回了句:“您好粗心”。

y先生本來臉對著牆,聽到這一句之後,立刻轉回身來,麵對著原一平。

“什麼!你說我粗心,那你來拜訪我這位粗心的人幹什麼呢?”

“別生氣!我隻不過跟您開個玩笑罷了,千萬別當真啊!”

“我並沒有生氣,但是你竟然罵我是個傻瓜”。

“唉,我怎麼敢罵您是傻瓜呢?隻因為您一直不理我,所以才跟您開一個玩笑,說您粗心而已”。

“伶牙俐齒,夠缺德的了”。

“哈哈哈!”

在未能吸引準客戶的注意之前,推銷員都是被動的。這時候,說破了嘴,還是對牛彈琴。所以,應該設法刺激一下準客戶,以吸引對方的注意,取得談話的主動權之後,再進行下一步驟。

使用“鞭子”固然可使對方較易產生反應,然而對推銷員而言,這是冒險性相當高的推銷方法,除非你有十成的把握,最好不要輕易使用它,因為運用“鞭子”,稍有一點閃失就會弄巧成拙,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導致全盤皆輸。還有,一定要與“笑”密切配合,否則就收不了尾。

當對方越冷淡時,你就越以明朗、動人的笑聲對待他,這樣一來,你在氣勢上就會居於優勢,容易擊倒對方。此外“笑”是具有傳染性的,你的笑聲往往會感染到對方跟著笑,最後兩個人笑成了一團。隻要兩個人能笑成一團,隔閡自然會消除,那麼,什麼事情都好談了。

第三者推波助瀾

如果沒有舒克加以“推波助瀾”的話,這個生意很可能就此泡湯。因為之前艾瑞曾向舒克透露,生意做成的幾率會在第二次會麵時大為降低。

當舒克為他的著作《反敗為勝:新福特汽車公司》進行準備工作之時,他會見了好幾名為福特公司提供汽車零件的供應廠商。就是因為這項資料搜集工作,他有機會接觸了這些小型製造公司的老板與最高主管,而他們公司雇請的員工都在500~2oo0人上下。

舒克的好友兼合夥人艾瑞·戴席,當時是“雇員利潤係統公司”的總裁。有一天他帶著絕妙的點子跑來找舒克。艾瑞向舒克解釋說,他的公司專門為企業的員工們提供一種扣除薪資式的人壽保險,他認為舒克結識的那些公司主管是最理想的潛在主顧。“推銷這種扣除薪資式人壽險的最困難之處,”艾瑞說,“就在於會見那名決策者。羅勃,如果你可以為我引見,我會支付你一大筆傭金,好酬謝你的幫忙。”

舒克估計獲得的傭金可高達五萬美元。看在這一大筆錢的份上,舒克不但同意為他約定好會麵時間,更欣然同意陪伴他前去,為雙方進行介紹。

他們和“貝勒塑膠公司”的所有人兼最高主管菲爾·貝勒約定好會晤時間,貝勒塑膠公司的職員人數總共有1500名。舒克首先撥了一通私人電話給貝勒,讓他知道他們前去拜訪他的原因,他也同意聽聽艾瑞的推銷說明。

見麵時,舒克說道:

“艾瑞是‘雇員利潤係統公司’的總裁,這家公司專門為企業的員工提供‘附加福利’,而雇主不需為這個‘附加福利’支付半分錢。基本上,這項人壽保險是以個人為對象,但是保險費卻是以團體的價錢來計算。不需要任何的身體檢查,不論健康狀況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加入。菲爾,你要做的就是允許‘雇員利潤公司’每個月寄兩份保險費賬單到你的公司,從那些加入此保險的員工薪資上扣除掉保險費,然後再將這張保險費支票寄回‘雇員利潤公司’。艾瑞可說是全美這行中最優秀的專家,也是最老實的生意人,我相信你會很樂意和他做生意。”

他們彼此握手致意,舒克說:“現在我已經為你們互相介紹,我得安靜下來讓艾瑞發表意見,畢竟他才是專家。”

舒克和艾瑞在貝勒的桌旁坐下,艾瑞便開始他詳盡的推銷說明,他的專業素養在談話中表露無遺。在這近兩小時的解說裏,他巧妙地回答了貝勒的每一個問題,當他的說明接近尾聲時,貝勒已經知道了每一件應該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