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後有人介紹準客戶時,必須向介紹者詢問準客戶的相貌、特征,例如:臉孔是細長或圓形,眉毛的粗細與濃淡,發型與黑痣等。若沒有介紹者,務必找人問出準客戶的體態與特征。

(2)備妥隱形照相機,遇到可能是自己所要的對象時,立即偷偷拍攝下來,但必須讓認識此對象之人確認相片。

(3)在準客戶卡上貼上照片,以便重複溫習,加深印象。

(4)任何有接觸的準客戶,不管對方的反應如何,絕對不可半途而廢,有始有終,一定要堅持到底,在事情清澈明朗之後,做個了結。

從客戶的興趣下手

在與準客戶見麵時,要不斷地轉換話題,尋找顧客感興趣的話題,刺激對方的興奮點,這樣你的銷售更能順利進行。

有一位推銷員曾與一位對股票很有興趣的準客戶談到股市的近況;出乎意料,他反應冷淡,莫非他已把股票賣掉了嗎?推銷員接著談到未來的熱門股,他眼睛發亮了。原來他賣掉股票,添購新屋。結果他對房地產的近況談得很起勁。最後推銷員知道他正待機而動,準備在恰當的時機,賣掉房子,買進未來的熱門股。

這一場交談,前後才九分鍾。如果把他們的談話錄下來重播的話,一定都是片片斷斷,有頭無尾。推銷員就是用這種不斷更換話題的“輪盤話術”尋找出準客戶的興趣所在。

等到推銷員發現準客戶趣味盎然,雙眼發亮時,他就借故告辭了。

“哎呀!我忘了一件事,真抱歉,我改天再來。”

推銷員突然離去,準客戶會以一臉的詫異表示他的意猶未盡。

而他呢?既然已經搔到準客戶的癢處,已為下次的訪問鋪好路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在與準客戶談話時,話題要像旋轉的轉盤一般,轉個不停,直到準客戶對該話題發生興趣為止。

在與準客戶見麵後,先談時事問題,若沒反應,立刻換嗜好問題(如果他有興趣,從眼神中可看出),要是再沒反應,又換別的問題,如此更換不已。如果推銷時不專心,拋開顧客去接電話,顧客一定會熱情漸退。

三、 出奇製勝推銷術

以退為進法施壓戰

有一年,在比利時某家畫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美國畫商看中印度人帶來的三幅畫,標價為每幅250美元,畫商不願出此價錢,雙方談判陷入了僵局,那個印度人被惹火了,怒氣衝衝地跑出去,當著美國人的麵把其中一幅畫燒了。美國畫商看到這麼好的畫被燒掉,感到十分可惜,他問印度人剩下的兩幅畫願賣多少價,回答還是每幅250美元,美國畫商又拒絕了這個報價,這位印度人橫生一計,又燒掉了其中一幅畫,美國畫商當下隻好乞求他千萬別再燒這最後一幅。當再次詢問這位印度人願賣多少價錢時,賣者說道:“最後一幅畫能與三幅畫賣一樣的價錢嗎?”最後,這位印度人手中的最後一幅畫竟以600美元的價格拍板成交。

當時,其他的畫的價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間,而印度人這幅畫的賣價最高,這位印度人所以采用燒掉兩幅畫,以吸引那位美國畫商的“以退為進”策略,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出售的三幅畫都出自名家之手,燒掉了兩幅,剩下了最後一幅畫,正是“物以稀為貴”。這位印度人還了解到美國人有個習慣,喜歡收藏古董名畫,隻要他愛上這幅畫,是不肯輕易放棄的,寧肯出高價也要收買珍藏。聰明的印度人施展這一招果然很靈,一筆成功的生意垂手而得。

再如:美國一家大型航空公司要在紐約城建立航空站,想要求愛迪生電力公司以低價優惠供應電力,但遭到電力公司的拒絕,並推托說這是公共服務委員會不批準,因此洽談陷入窘境。後來,航空公司索性不洽談了,聲稱自己建廠劃得來,不依靠電力公司而決定自己建設發電廠。電力公司聽到這一消息,立刻改變原先的強硬態度,主動請求公共服務委員會從中說情,表示給予這類新用戶優惠價格。到這個時候,電力公司才和航空公司達成協議。從此以後,這類大量用電的客戶都享受了相同的優惠價格。

這場推銷談判在開始階段,主動權掌握在電力公司一方,因為航空公司有求於電力公司。當自己的要求被拒絕後,航空公司便耍了一個花招,給電力公司施加壓力,因為若失去給這家大航空公司供應電力,就意味著電力公司損失一大筆錢,所以電力公司急忙改變原來的態度,表示願意以優惠的價格供電。這時談判的主動權又轉移到航空公司一方了,從而迫使電力公司再降低供電價格。這樣,航空公司先退卻一步,然後前進了兩步,生意反而談成了。

打仗也好,經商也好,推銷也好,暫時的退卻是為了將來的進攻。

價格策略成交法

在別人問我們價格時應用反問法把問題及時推給客戶。

“你猜多少錢?”

在十分鍾以內,頻繁地使用這類語句。就拿下述實例來說,可見這種語句使用的次數之多。

“每天5元而已,隻夠買盒冰淇淋。”

“才5元嘛!正因為這麼便宜,所以大家才搶購。”

“大家簡直不相信有這麼便宜,簡直是白送。”

“普通空調至少4千元,可是這個才2300元而已。”

“上街買東西,一兩千元一下子就花光了。每天省了5元的零用錢就夠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