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一平接下來告訴對方,有關收入、財產、欠債、受撫養人、子女教育以及私有房地產跟保險金額之間的關係。
然後他把對方手頭的保險單接過來,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番,而十之八九,這些客戶所保的總值都不夠。
原一平自始至終隻想著如何誠實地做生意,如果他覺得對方的確是需要再投保一些,他會坦白告訴對方,並替他計劃一個最合適的做法。——而通常這些合適的做法,都會比客戶原先預定的保險金額高得多。
有很多時候,保險業務員所建議的保險金額,都要比客人實際需要的金額來得低,業務員們這樣做無非是怕客人會開口拒絕他們。而原一平可不這樣想,他一定提他應該提的建議,而且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他都能很成功地讓客戶接受他所建議的保險金額。
在一些比較少有的案例裏,原一平也會告訴對方不需要再多投保一塊錢。總之,他所遵循的原則就是誠實不欺。
在原一平的眼中, 誠實無異於雙向行車道,而且是一個能幫助你達到最終目標的唯一途徑。
決不爭辯的順從法則
推銷員在同顧客進行爭辯時,不僅贏了東西推銷不出去,輸了同樣也不能成功推銷。因此,對於推銷員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同顧客進行爭論。
約瑟夫·艾利森是威斯汀豪斯電器公司的推銷員,他費了很大的勁才向一家大工廠銷售了幾台發動機。三個星期後,他再度前往那家工廠推銷,本以為對方會再向他購買幾百台的。不曾想,那位總工程師一見到他,就甩過一句話來——“艾利森,我不能再從你那兒買發動機了!你們公司的發動機太不理想了!”
艾利森驚詫地問:“為什麼?”
“因為你們的發動機太燙了,燙得連手都不能碰一下。”
艾利森知道同對方爭辯是沒有任何益處的,於是,連忙說:“史賓斯先生,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見,如果發動機發熱過高,別說買,還應該退貨,是嗎?”
“是的。”總工程師答道。
“自然,發動機是發熱的,但您當然不希望它的熱度超過全國電工協會規定的標準,不對嗎?”
“對的。”總工程師又答道。
“按標準,發動機可以比室內溫度高72華氏度,對嗎?”
“對的。但你的產品卻比這高出很多。”
艾利森沒有爭辯,隻是問道:“你們車間的溫度是多少?”
“大約75華氏度。”
艾利森繼續說:“車間是75華氏度,加上應有的72華氏度,一共是147華氏度。您要是把手放在147華氏度的熱水龍頭上不也是會燙手嗎?”
總工程師不得不再一次點頭稱是。
“好了,以後您不要用手去摸發動機了。放心,那完全是正常的。”
結果,艾利森又做成了近3500美元的生意。
艾利森後來對他的同行說:“我費了多年的工夫,在生意上損失了無數的錢財後才最終懂得,爭辯是劃不來的。而同別人易位相處來看問題,想法讓別人講出‘對對’,則能獲得更多的好處,也有意思得多。”做個值得信賴的人
推銷員重要的是贏得顧客信賴,然而,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達此目的,都離不開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莎士比亞說:“最偉大的愛情用不著說一個愛字。”愛得你死我活的熱戀者,一定會以悲劇收場。套用莎翁的話,最偉大的推銷員也用不著說:“我是非常守信用的”,推銷員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更能表明自己是否值得信賴。有時,哪怕是一件極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使你信譽倍增。
日本有一家公司的領導規定:推銷員必須每天在固定時間打電話報告工作情況。對此規定,有些人很不以為然,他們覺得受到了限製。然而,推銷員中有一個人曾在部隊當過幾年兵,“服從命令”成了他的一貫作風。有一次,在規定彙報的時間裏,他正好在與客戶商談,而且談判正處於高潮,他實在無法抽空去找個公用電話,而且他也知道附近沒有公用電話亭,於是他很有禮貌地對客戶說:“我可以借用一下電話嗎?公司規定我在這時間彙報工作。”
第二天,他到公司上班,同事告訴他那個客戶已打來電話,說從未見過像他這樣遵守公司規定的推銷員,說他是位很難得的年輕人,還說決定和他成交。
這位推銷員聽後驚奇萬分,因為當時他隻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口才也欠佳,隻知道領導有什麼規定就應該遵守,沒想到會因此得福。
其實,這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他的一舉一動贏得了顧客對他的信任。在對方的心目中,他成了一個可靠的人,成了一個可以信賴的人。
可是,也有不少人在時間上不守信譽,a君就是這樣一個人。
a君要推銷超級市場裏擺的那種冷凍櫥窗,有家商店要改進設施,想買這種櫥窗。a君便與店主約好時間麵談。不料一見麵,店主就氣急敗壞地說:“你這人真不守約,說好要來卻不來,差點耽誤了我開店,我已向別家公司訂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