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掌握微表情,細節是說服他人的關鍵(3)(2 / 3)

“雖然我並沒提麵包的事,但是幾天之後,他飯店的廚師打電話給我,要我把麵包樣品和價目表送過去。

“‘我不知道你對那個老先生做了什麼手腳,’那位廚師見到我說,‘但你真的把他說動了!’”

第二,營造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促進談話。

一般談話都比較隨便,沒有太大的講究,談話效果也一般。如果去精心設計談話,那麼談話就會精彩紛呈,效果也會更加顯著。營造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可以更好地促進談話的進行,而且會讓對方對我們產生好感。一問一答式的談話,往往會使談話的氛圍沉悶,形式也是死死板板的,效果也很差。在我們精心設計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短時間內和對方拉近距離,相談甚歡。有經驗的談話者他們與人交談總是喜歡探討的形式,這樣雙方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各自講述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啟發,使談話的氛圍十分的活躍。有的人談話會用工具營造和諧的氣氛,這個工具是一種“媒介”,它可以使人產生美好的回憶或感受。比如斯諾的夫人海倫·福斯特·斯諾采訪毛澤東時,所用的工具就是斯諾曾經珍藏的毛澤東的一張照片,她把這照片比作橋,建立起了她與毛主席的聯係;在采訪王震時,她用的工具是當年自己與王震合唱的歌曲《南泥灣》,她的精心設計使她的采訪更加順利。

第三,問問題要詳細具體,增強對方的表述欲望。

談話需要深入,隻有獲得深刻的東西,談話才有意義。一問一答式的談話隻會得到表麵的東西,隻有深入問題,才能得到深刻的知識,這樣才更具啟迪性。一般性的說話對方希望得到你認同的渴望就比較小,如果你能讓他表現出其深層次的思想,那他渴望得到你認同的欲望就比較強烈。因此說,要想使談話進入理想的程度,就需要讓對方把自己心裏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如何才能讓對方願意表述自己的思想呢?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問對方深刻性的問題,而且要具體細微,這樣做是因為人們都有表達自己思想的欲望,如果你問的越詳盡越具體,那麼對方會認為你是真誠的,他就會願意把自己的思想和你分享。

談話很普遍也很重要,不會談話的人總是擺脫不了一問一答的形式,會談話的人總是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讓對方暢所欲言。一問一答讓人反感生厭,精心準備使談話融洽。做好談話工作一定要準備充足,避免一問一答式談話。

說話要有節奏感,讓對方聽得津津有味

說話讓人喜歡,不僅表現在得體的語言上,更表現在說話的節奏上。有人說話讓人越聽越想聽,有人說話讓人一聽就心裏不舒服。同樣是說話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呢?這是因為兩者說話的節奏不一樣,好的節奏讓人覺得聽你說話是一種享受,不好的節奏讓人越聽越厭煩。要注意自己說話的節奏感,這一點很重要。

說話的節奏感體現在很多方麵,要想把握好自己說話的節奏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根據說話的對象掌控好語速。

每一個人的聽覺感受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快節奏的說話,有的人喜歡慢的說話節奏,並不一定是說某一種節奏就是好的節奏,和什麼樣的人說話,就要根據對方的說話習慣適當地改變自己的節奏。對於說話慢的人一般思維也比較慢,我們要采用慢的說話節奏,如果你說話快得像在爆豆子一樣,往往在你說完之後,對方卻不知道你說些什麼;對於說話快的人來說,思維也比較快,你就應說話快一點,如果你說話說得慢,對方會很不適應,會感到厭煩。說話是一個技術活,說話要說到對方的心裏,還要讓對方覺得動聽。根據對方的說話特點,把握好自己說話的語速,讓自己的說話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