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村親戚給一位工人拿來8隻下蛋的母雞,為了能讓這8隻母雞下蛋,這位工人就在工廠圍牆的角落上建了一個雞圈。廠長讓人勸其拆除雞圈,處理母雞。因為他執意不願執行決定,廠長就派人拆雞圈。於是這位工人就去大鬧廠長辦公室,廠長則專注地看一份文件,頭一直就沒有抬起來。等到這位工人鬧過之後,廠長拉開寫字台抽屜讓他看了一份處理這件事的決定,並告訴他隻要他再鬧出這樣的事件就會勒令他搬到廠子外麵去住。隨後就不再理他,拂袖而去。此時,那工人的氣焰全熄了,低著頭回去了。這位廠長就是憑借無言無聲的力量占據了心理優勢,使對方不戰自敗。
總之,壓力可以使我們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也可以使我們的說服工作遇到更大的阻力。能夠給對方施加壓力固然很好,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給對方施加壓力的分寸,巧妙合理地施壓,才能夠給我們帶來良好的效果。
偶爾主動承認錯誤,能讓你與他人的關係更融洽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人際交往中,人人都會犯錯誤,有的人還會錯上加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錯誤是不可怕的,隻怕知錯不改、將錯就錯。如果別人向我們主動承認他錯誤,我們會為他的勇氣和坦誠感到高興,會認為他是個可靠的人。同理,我們如果做錯了事情,能在他人麵前主動認錯,並承擔責任,那麼你不僅可以得到對方的諒解,也可以得到對方的信賴。
其實,我們如果能夠勇敢麵對自己的錯誤,真正地去麵對它、承認它和改正它,就能使錯誤所造成的損失和不良後果得到彌補。在今後與他人共事中,你隻要做到小心謹慎,就能使他們對你信任有加,從而不計較你所犯過的過失。
有一名叫華倫的畫家,經常為一些廣告商和出版社製作宣傳封麵。讓人感到無奈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喜歡吹毛求疵的主顧。有一次,華倫按照約好的時間去出版社交圖稿。不出所料,那位編輯看過畫後盯著他滿麵的愁容。華倫想起了剛剛在輔導班上學到的“主動認錯”,於是,他趕忙說:“先生,真是太對不起了,我的錯誤真是不可原諒。我為你畫了那麼多的畫,本應該知道什麼樣的才算符合標準,我真是太慚愧了!”那位編輯聽他這麼一說,態度馬上變了:“是的,雖說有點小問題,但是這是可以理解的,其實也不是那麼糟,隻是……”
他趕緊插話:“無論如何,肯定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看上去會讓別人笑話吧!”編輯要說話,可是又被他打斷了,“我太毛躁了,你這麼照顧我的生意,我應該讓你滿意才對,這幅畫我拿走,回去我會為你趕做一張新的,保證讓你滿意!”這是他第一次主動認錯,而實際上他也確實樂意這麼做。編輯搖搖頭,笑著對他說:“不用了,我知道你畫這麼大一張畫是需要大量精力的!其實,我所看到的隻是一個極小的錯誤。但是,那不會影響宣傳效果,你就不要有太多顧慮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留下來一起吃午飯慶祝合作成功吧!”
正是由於華倫能夠主動承認錯誤,才使那位編輯的怒氣全消。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那些浮躁的人往往喜歡為自己的錯誤辯解,而辯解隻會讓他們更加麻煩。一個勇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不但可以得到別人的理解同情,也會給人一種備受尊重的感覺。